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1. 绪论 | 第12-28页 |
·论文选题的背景 | 第12-13页 |
·论文选题的意义 | 第13-14页 |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14页 |
·研究的主要方法和论文结构 | 第14-16页 |
·研究的主要方法 | 第14-15页 |
·论文结构 | 第15-16页 |
·文献综述 | 第16-28页 |
·本文研究对象界定 | 第16-17页 |
·项目融资模式的定义 | 第17-18页 |
·公私合作模式的定义 | 第18-22页 |
·风景名胜区应用公私合作模式的理论基础 | 第22-23页 |
·风景名胜区的分级分类投资 | 第23-25页 |
·风景名胜区公私合作模式的研究综述 | 第25-28页 |
2. 利用公私合作模式开发省市级风景名胜区的意义 | 第28-31页 |
·政府减轻财政负担 | 第28-29页 |
·提高风景名胜区项目投资效率 | 第29页 |
·提高旅游项目的建设管理水平 | 第29-31页 |
3. 我国省市级风景名胜区利用公私合作模式开发的现状及问题 | 第31-39页 |
·我国省市级风景名胜区利用公私合作模式开发的现状 | 第31-32页 |
·我国省市级风景名胜区利用公私合作模式开发出现的问题 | 第32-39页 |
·景区缺乏规范的开发程序和方式 | 第32-33页 |
·景区整体转让导致旅游资源被破坏 | 第33-35页 |
·缺乏对风景名胜区开发监管的统一机构 | 第35-37页 |
·经营期内政府对景区项目失去控制权 | 第37页 |
·景区项目开发缺乏有效的风险控制机制 | 第37-39页 |
4. 利用公私合作模式开发我国省市级风景名胜区的对策 | 第39-61页 |
·加强景区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完善景区项目评估体系 | 第39-42页 |
·根据景区子项目的不同性质,进行分类融资 | 第42-46页 |
·政府财政拨款或补贴 | 第44页 |
·股权融资 | 第44-45页 |
·贷款融资 | 第45页 |
·资产证券化融资 | 第45-46页 |
·租赁融资 | 第46页 |
·构建三权分立的授权监督机制,有效监管 | 第46-50页 |
·选择地方人大作为所有权代理人 | 第48-49页 |
·所有权、管理权、经营权三权分立又相互制衡 | 第49-50页 |
·构建国有参股的项目公司,实现景区开发与保护的统一 | 第50-55页 |
·国有优先股不参与企业日常经营活动 | 第51-53页 |
·将核心景区的保护与经营性设施的运营区分对待 | 第53-54页 |
·保证当地居民就业,实现"旅游脱贫" | 第54页 |
·风景名胜区特许经营费分期支付 | 第54-55页 |
·构建景区项目融资的补偿模式,吸引投资者 | 第55-56页 |
·建设期补偿模式 | 第55-56页 |
·经营期补偿模式 | 第56页 |
·构建合理的景区项目融资担保体系,分散风险 | 第56-61页 |
·建设期风险分担 | 第57-58页 |
·经营期风险分担 | 第58-61页 |
5. 结束语 | 第61-64页 |
·本文的创新点 | 第61-63页 |
·设立公共旅游资源管理部门,统一监管 | 第62页 |
·提出景区子项目的分类融资,达成整体和局部的统一 | 第62-63页 |
·本文不足之处和展望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7页 |
后记 | 第67-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第69-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