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目录 | 第6-9页 |
1 绪论 | 第9-17页 |
1.1 引言 | 第9-14页 |
1.1.1 爆破地震波对尾矿坝的影响 | 第9-10页 |
1.1.2 振动安全判据 | 第10-14页 |
1.2 本课题来源和主要研究内容 | 第14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4 本课题研究意义 | 第15-16页 |
1.5 本章小结 | 第16-17页 |
2 工程概况和采场爆破振动测试方法 | 第17-21页 |
2.1 工程概况 | 第17页 |
2.2 主要试验设备 | 第17-18页 |
2.2.1 监测仪器 | 第17-18页 |
2.2.2 监测传感器 | 第18页 |
2.3 振动监测的意义 | 第18-19页 |
2.4 主要监测内容与步骤 | 第19-20页 |
2.4.1 监测内容 | 第19页 |
2.4.2 监测步骤 | 第19-20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0-21页 |
3 爆破振动试验尾矿坝模型研究 | 第21-32页 |
3.1 模型试验理论和试验设计 | 第21-25页 |
3.1.1 岩土模型试验的原理及方法 | 第21-24页 |
3.1.2 本文模型试验所使用的相似原理 | 第24-25页 |
3.2 尾矿坝模型试验研究 | 第25-26页 |
3.2.1 尾矿坝模型试验目的 | 第25页 |
3.2.2 模拟尾矿坝模型试验内容 | 第25页 |
3.2.3 尾矿坝模型模拟等级 | 第25-26页 |
3.2.4 模拟尾矿坝模型试验设置 | 第26页 |
3.2.5 模拟尾矿坝模型试验材料 | 第26页 |
3.3 模拟尾矿坝模型试验的过程 | 第26-28页 |
3.4 模拟尾矿坝爆破振动试验结果及现象分析 | 第28-31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4 爆破振动效应分析 | 第32-50页 |
4.1 尾矿库滩面爆炸试验地震效应分析 | 第32-40页 |
4.1.1 理论基础 | 第32-33页 |
4.1.1.1 爆破振动的机理 | 第32页 |
4.1.1.2 萨氏回归经验公式 | 第32-33页 |
4.1.2 最小二乘法回归结果分析 | 第33-39页 |
4.1.3 爆心对滩面破坏结果分析 | 第39-40页 |
4.2 爆破振动主频对尾矿坝稳定性影响分析 | 第40-46页 |
4.2.1 爆破振动波主频的作用原理 | 第40-41页 |
4.2.2 爆破振动波主振频率的特征 | 第41页 |
4.2.3 爆破振动波主频对坝体主要影响 | 第41-42页 |
4.2.4 爆破振动波主频预测的经验公式 | 第42页 |
4.2.5 “比例速度”概念的引用 | 第42-43页 |
4.2.6 爆破振动主频与振速峰值关系 | 第43页 |
4.2.7 爆破振动主频与振速峰值关系的回归检验分析 | 第43-46页 |
4.3 尾矿坝振动速度及加速度安全判据研究 | 第46-49页 |
4.3.1 爆破振动试验安全距离的确定 | 第46-48页 |
4.3.2 爆破振动安全允许振速及加速度分析 | 第48-49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5 爆破振动对尾矿坝影响仿真模拟研究 | 第50-66页 |
5.1 FLAC 2D软件介绍 | 第50页 |
5.2 模拟尾矿坝地层岩性与沉积规律 | 第50-53页 |
5.2.1 模拟尾矿坝地层岩性 | 第50-52页 |
5.2.2 模拟尾矿堆积体沉积规律 | 第52-53页 |
5.3 模拟尾矿坝渗流分析 | 第53-58页 |
5.3.1 引言 | 第53页 |
5.3.2 模拟尾矿坝渗流计算参数、边界条件和计算剖面 | 第53-55页 |
5.3.3 模拟尾矿坝渗流计算结果 | 第55-58页 |
5.4 模拟尾矿坝爆破振动响应分析 | 第58-64页 |
5.4.1 爆破振动现场测试 | 第59页 |
5.4.2 模拟尾矿坝爆破振动响应分析 | 第59-60页 |
5.4.3 模拟尾矿坝爆破振动响应计算结果分析 | 第60-64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64-66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66-68页 |
6.1 结论 | 第66-67页 |
6.2 展望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2页 |
致谢 | 第72-73页 |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