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绪论 | 第11-20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12-17页 |
1.2.1 国外研究进展 | 第12-15页 |
1.2.2 国内研究进展 | 第15-17页 |
1.3 研究内容 | 第17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1.4.1 查询文献法 | 第17-18页 |
1.4.2 实地调查法 | 第18页 |
1.4.3 比较分析法 | 第18页 |
1.5 可能的创新 | 第18页 |
1.6 论文结构和研究程序 | 第18-20页 |
1.6.1 论文结构 | 第18-19页 |
1.6.2 本文研究程序 | 第19-20页 |
2 有关产业理论基础 | 第20-28页 |
2.1 理论基础 | 第20-26页 |
2.1.1 产业集聚理论 | 第20-23页 |
2.1.2 产业结构演进理论 | 第23-24页 |
2.1.3 刘易斯二元经济模型 | 第24-25页 |
2.1.4 罗斯托的起飞理论 | 第25-26页 |
2.2 苗木产业的意义 | 第26-27页 |
2.2.1 经济意义 | 第26-27页 |
2.2.2 生态意义 | 第27页 |
2.2.3 社会意义 | 第27页 |
2.3 概念 | 第27-28页 |
2.3.1 苗木 | 第27页 |
2.3.2 苗木种类 | 第27-28页 |
2.3.3 苗木产业 | 第28页 |
3 昌邑市苗木产业发展现状 | 第28-40页 |
3.1 昌邑市介绍 | 第28-29页 |
3.2 昌邑市发展苗木产业的基础条件 | 第29-32页 |
3.2.1 交通方便 | 第29页 |
3.2.2 气候适宜 | 第29页 |
3.2.3 水资源丰富 | 第29-30页 |
3.2.4 土地资源丰富 | 第30页 |
3.2.5 人力资源丰富 | 第30-31页 |
3.2.6 经济基础雄厚 | 第31页 |
3.2.7 植物资源丰富 | 第31页 |
3.2.8 矿产资源丰富 | 第31-32页 |
3.3 昌邑市发展苗木产业的优势 | 第32-36页 |
3.3.1 市场优势 | 第32页 |
3.3.2 人力、技术资源优势 | 第32-33页 |
3.3.3 终端旅游优势 | 第33-34页 |
3.3.4 独特的地理优势 | 第34-35页 |
3.3.5 品牌优势 | 第35页 |
3.3.6 科学规划,产业区域优势 | 第35-36页 |
3.3.7 紧跟市场,调整产业发展 | 第36页 |
3.4 昌邑市苗木产业发展现状 | 第36-40页 |
3.4.1 规模逐年扩大,稳步发展 | 第37-38页 |
3.4.2 苗木企业发展状况 | 第38页 |
3.4.3 经营模式状况 | 第38-39页 |
3.4.4 绿博会、绿博园 | 第39-40页 |
4 昌邑市苗木产业存在的问题 | 第40-42页 |
4.1 规模优势减弱 | 第40页 |
4.2 土地成本增加 | 第40-41页 |
4.3 集约化程度低 | 第41页 |
4.4 技术管理水平低 | 第41-42页 |
4.5 市场管理不规范 | 第42页 |
5 国内外苗木产业发展经验与启示 | 第42-45页 |
5.1 美国苗木产业发展经验 | 第42-44页 |
5.1.1 苗木生产机械化,苗木面积一般较大 | 第43页 |
5.1.2 广泛应用苗木设施技术,重视苗木质量管理 | 第43页 |
5.1.3 政府出台经济政策,扶持苗木产业发展 | 第43-44页 |
5.2 杭州市萧山区苗木产业发展特点 | 第44-45页 |
5.2.1 生产规模由零星种植转变为集中大规模种植 | 第44页 |
5.2.2 由单一的品种种植转变为品种多样化种植 | 第44-45页 |
5.2.3 由仅仅的生产、出售向经营产业化发展 | 第45页 |
5.2.4 利用网络等高科技手段,进行现代化交易 | 第45页 |
6 昌邑市苗木产业发展的对策 | 第45-49页 |
6.1 加强企业建设 | 第45-46页 |
6.2 调整产业结构 | 第46-47页 |
6.3 提高技术水平 | 第47页 |
6.4 健全服务体系 | 第47-48页 |
6.5 以市场为导向 | 第48页 |
6.6 提升品牌竞争力 | 第48-49页 |
7 结论与展望 | 第49-51页 |
7.1 结论 | 第49-50页 |
7.2 展望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
个人简历 | 第54页 |
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