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论文--中国经济论文--社会经济结构与体制论文--产业结构论文

国际分工视角下的区域产业结构升级研究--以山东省为例

中文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引言第8-14页
    (一) 选题背景和意义第8-9页
        1. 问题的提出第8页
        2. 学术和应用价值第8-9页
    (二) 国内外研究述评第9-11页
        1. 国外研究现状第9-10页
        2. 国内研究现状第10-11页
    (三) 研究思路与论文结构第11-12页
        1.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第11页
        2. 相关理论和研究方法第11-12页
        3. 论文结构第12页
    (四) 创新之处与不足之处第12-14页
        1. 创新之处第12-13页
        2. 不足之处第13-14页
一、 研究背景第14-17页
    (一) 国际分工视角下,区域产业结构升级面临新的战略机遇第14-15页
    (二) 当前区域产业结构升级面临的困难和挑战第15-17页
二、 相关文献综述第17-29页
    (一) 区域产业结构升级涵义第17-20页
        1. 产业的区域功能分类法第18-19页
        2. 区域产业结构的定义界定第19页
        3. 区域产业结构升级的内涵界定第19-20页
    (二) 区域产业结构升级基础理论第20-22页
        1. 一国封闭条件下区域产业结构升级研究第20-21页
        2 国际分工视角下区域产业结构升级拓展研究第21-22页
    (三) 区域产业结构升级驱动因素研究第22-29页
        1. 区域比较优势第22-24页
        2. 区域需求结构第24-25页
        3. 区域贸易结构第25-27页
        4. 区域技术创新第27-28页
        5. 区域产业政策第28-29页
三、 国际分工对区域产业结构升级主要影响第29-33页
    (一) 区域要素比较优势的动态转化第29-30页
    (二) 对需求结构的影响:市场的锁定与突破第30页
    (三) 对技术创新影响分析:低端锁定与干中学效应第30-31页
    (四) 产业区际关联性研究:开放条件下的主导产业与关联产业第31-32页
    (五) 区域的产业政策:进一步开放与改革的深化第32-33页
四、 国际分工视角下区域产业结构升级的路径研究第33-36页
    (一) 动态优势转化指导下的产业转移释放需求第33-34页
    (二) 自主创新加快产业结构高级化进程第34-35页
    (三) 对外开放进一步优化开放政策第35-36页
五、 山东省在国际分工视角下的产业结构升级第36-48页
    (一) 山东省产业环境分析第36-37页
        1. 山东省在国际分工中位置第36页
        2. 山东省有利地理位置的效应第36页
        3. 山东省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第36-37页
        4. 处于环渤海经济区和长三角经济区的连接地带第37页
    (二) 山东省产业结构升级面临的条件第37-40页
        1. 产业发展的有利条件第37-38页
            (1)丰富的自然资源第37页
            (2)人力资源丰富第37-38页
            (3)省内需求不断扩大第38页
            (4)社会经济条件的显著改善第38页
        2. 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第38-40页
            (1)第三产业发展滞后第39页
            (2)内需不足制约产业结构升级第39页
            (3)科技创新能力不足第39-40页
    (三) 国际分工视角下山东省产业结构升级的路径研究第40-48页
        1. 注重动态比较优势的发挥,拓展山东产业发展空间第40-42页
        2. 建立山东特色的技术创新体系第42-44页
        3. 加强山东与周边区域经济的合作第44-46页
        4. 山东省与中西部的产业配合政策第46-48页
结论第48-49页
参考文献第49-51页
发表的学术论文、专利及艺术作品第51-52页
致谢第52页

论文共5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订单农业履约有效性研究
下一篇:当前我国贫富差距过大的税收制度因素探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