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0 前言 | 第11页 |
1 综述 | 第11-24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5页 |
1.2 滨海湿地研究概况 | 第15-18页 |
1.2.1 我国滨海湿地概况 | 第15-17页 |
1.2.2 福建滨海湿地概况 | 第17-18页 |
1.3 国内外湿地碳储量研究现状及意义 | 第18-20页 |
1.4 滨海湿地的资源及植被特征 | 第20-21页 |
1.5 滨海湿地受损情况与生境的退化 | 第21-24页 |
2 样地概况 | 第24-33页 |
2.1 自然概况 | 第24-25页 |
2.1.1 地理位置 | 第24-25页 |
2.1.2 气候条件 | 第25页 |
2.2 三沙湾主要植被概况 | 第25-33页 |
2.2.1 红树林研究现状 | 第25-28页 |
2.2.2 互花米草概况 | 第28-33页 |
3 研究方法 | 第33-35页 |
3.1 样品的采集 | 第33页 |
3.2 样品的处理 | 第33页 |
3.3 数据统计分析 | 第33-35页 |
4 结果与分析 | 第35-51页 |
4.1 互花米草在不同生境中的形态因子统计 | 第35-36页 |
4.2 不同生境中互花米草生物量的季节动态变化 | 第36-42页 |
4.2.1 不同生境中互花米草生物量的统计参数 | 第36-38页 |
4.2.2 互花米草在淤泥质和泥沙质生境中生物量的分布 | 第38-39页 |
4.2.3 不同生境中互花米草生物量动态分布特征 | 第39-41页 |
4.2.4 讨论 | 第41-42页 |
4.3 互花米草植物的碳含量及碳储量的变化特征 | 第42-45页 |
4.3.1 互花米草植物的碳含量的变化特征 | 第42-43页 |
4.3.2 互花米草植物的碳储量变化特征 | 第43-44页 |
4.3.3 讨论 | 第44-45页 |
4.4 三沙湾湿地生态系统主要植被的碳储量的估算 | 第45-47页 |
4.4.1 互花米草群落碳储量的估算 | 第45页 |
4.4.2 红树林群落碳储量的估算 | 第45-46页 |
4.4.3 讨论 | 第46-47页 |
4.5 关于三沙湾滨海湿地的修复进展 | 第47-51页 |
5.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51-54页 |
5.1 结论 | 第51-52页 |
5.2 研究展望 | 第52-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8页 |
附图 | 第58-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
个人简历 | 第63页 |
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3-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