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插图索引 | 第11-12页 |
附表索引 | 第12-13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31页 |
1.1 挥发性有机物及其来源与危害 | 第13-17页 |
1.1.1 挥发性有机物的概念 | 第13页 |
1.1.2 VOCs 的种类和来源 | 第13-14页 |
1.1.3 VOC 控制排放标准 | 第14-15页 |
1.1.4 VOCs 的主要危害 | 第15-17页 |
1.2 VOCS 的常规处理方法 | 第17-21页 |
1.2.1 吸附法 | 第17页 |
1.2.2 吸收法 | 第17-18页 |
1.2.3 冷凝法 | 第18页 |
1.2.4 膜技术 | 第18页 |
1.2.5 燃烧法 | 第18-19页 |
1.2.6 光催化技术 | 第19页 |
1.2.7 高压脉冲电晕法 | 第19-20页 |
1.2.8 生物法 | 第20页 |
1.2.9 各种处理方法比较 | 第20-21页 |
1.3 生物处理法 | 第21-29页 |
1.3.1 生物法的起源与应用 | 第21-22页 |
1.3.2 生物法净化 VOCs 的理论原理 | 第22-24页 |
1.3.3 生物法的分类 | 第24-27页 |
1.3.4 各种生物法的比较 | 第27-28页 |
1.3.5 生物法净化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28-29页 |
1.4 研究目的、意义和研究内容 | 第29-31页 |
1.4.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29-30页 |
1.4.2 研究内容 | 第30-31页 |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31-46页 |
2.1 管式生物过滤系统 | 第31-35页 |
2.1.1 实验装置 | 第31-33页 |
2.1.2 工艺流程 | 第33-34页 |
2.1.3 配气系统 | 第34页 |
2.1.4 营养液供给系统 | 第34-35页 |
2.1.5 恒温水浴系统 | 第35页 |
2.2 实验条件的控制 | 第35-38页 |
2.2.1 反应器温度的控制 | 第36页 |
2.2.2 反应器湿度的调节 | 第36-37页 |
2.2.3 营养物质的供给 | 第37-38页 |
2.3 实验材料 | 第38-43页 |
2.3.1 VOC 废气的模拟 | 第38页 |
2.3.2 聚氨酯海绵填料 | 第38-40页 |
2.3.3 表面活性剂的选取 | 第40-42页 |
2.3.4 实验药品 | 第42页 |
2.3.5 仪器设备 | 第42-43页 |
2.4 实验方法 | 第43-44页 |
2.4.1 分析仪器 | 第43页 |
2.4.2 分析条件 | 第43-44页 |
2.4.3 样品测定 | 第44页 |
2.4.4 控制操作条件 | 第44页 |
2.4.5 反应器启动 | 第44页 |
2.5 标准曲线的制定 | 第44-46页 |
第3章 结果与讨论 | 第46-64页 |
3.1 实验内容 | 第46页 |
3.2 运行参数 | 第46-47页 |
3.3 微生物的驯化和管式生物过滤器启动性能研究 | 第47-50页 |
3.4 不同有机负荷对管式生物过滤器性能的影响 | 第50-53页 |
3.5 不同 EBCT 对管式生物过滤器性能的影响 | 第53-55页 |
3.6 不同进气量对管式生物过滤器性能的影响 | 第55-56页 |
3.7 表面活性剂对管式生物过滤器性能的影响 | 第56-60页 |
3.7.1 表面活性剂在生物法降解 VOCs 中的机理 | 第59页 |
3.7.2 表面活性剂对微生物及生物膜的影响 | 第59-60页 |
3.8 生物反应器生物相初步研究 | 第60-63页 |
3.9 低负荷下的长期运行性能 | 第63-64页 |
结论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74页 |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位论文目录 | 第74-75页 |
致谢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