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水产、渔业论文--水产养殖技术论文--各种海产动植物养殖论文--其他海产动物养殖论文

白刺参苗种培育与遗传多样性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2-25页
    第一节 刺参养殖的研究进展第12-18页
        1 概述第12页
        2 刺参的生物学特性第12-13页
        3 刺参的养殖第13-16页
            3.1 人工育苗技术第13-15页
                3.1.1 种参的采捕、运输与暂养第13-14页
                3.1.2 采卵、受精及孵化第14页
                3.1.3 幼虫的选育及分池第14页
                3.1.4 幼虫的培育第14页
                3.1.5 稚参的培育第14页
                3.1.6 幼参的培育第14-15页
            3.2 增养殖技术第15-16页
                3.2.1 概述第15页
                3.2.2 增养殖方式第15-16页
        4 存在的问题及展望第16-18页
    第二节 影响刺参生长及存活因素的研究进展第18-21页
        1 概述第18页
        2 环境因子对刺参生长及存活的影响第18-21页
            2.1 温度第18-19页
            2.2 盐度第19页
            2.3 培育密度第19页
            2.4 溶氧第19-20页
            2.5 光照第20-21页
    第三节 分子标记技术在遗传育种中的应用第21-25页
        1 分子标记的发展第21页
            1.1 概述第21页
            1.2 DNA 分子标记的种类第21页
        2 分子标记技术在水生生物遗传育种中的应用第21-25页
            2.1 遗传多样性第21-23页
            2.2 杂交育种第23页
            2.3 遗传连锁图谱构建第23页
            2.4 功能基因定位第23-24页
            2.5 病害检测第24-25页
第二章 环境因子对白刺参苗种生长及存活的影响第25-44页
    第一节 盐度、温度和培育密度对白刺参幼虫生长及存活的影响第25-35页
        0 引言第25-26页
        1 材料与方法第26-27页
            1.1 种参来源与催产第26页
            1.2 盐度实验第26-27页
            1.3 温度实验第27页
            1.4 密度实验第27页
            1.5 数据统计第27页
        2 结果第27-32页
            2.1 盐度对白刺参和普通刺参幼虫生长及成活的影响第27-29页
            2.2 温度对白刺参与普通刺参幼虫生长及成活的影响第29-30页
            2.3 培育密度对白刺参与普通刺参幼体生长及成活的影响第30-32页
        3 讨论第32-35页
    第二节 温度和盐度的相互作用对白刺参幼参生长及存活的影响第35-44页
        0 引言第35页
        1 材料与方法第35-36页
            1.1 实验动物与暂养第35页
            1.2 实验设计第35-36页
            1.3 数据的测量第36页
            1.4 数据统计与分析第36页
        2 结果第36-43页
            2.1 存活率第36-38页
                2.1.1 普通刺参幼参第36-37页
                2.1.2 白刺参幼参第37-38页
            2.2 生长第38-39页
                2.2.1 普通刺参幼参第38页
                2.2.2 白刺参幼参第38-39页
            2.3 温度和盐度对生长和存活的组合影响第39-43页
                2.3.1 普通刺参幼参第39-41页
                2.3.2 白刺参幼参第41-43页
        3 讨论第43-44页
第三章 白刺参 AFLP 分析第44-54页
    0 引言第44页
    1 材料与方法第44-49页
        1.1 材料第44页
        1.2 基因组 DNA 的提取第44-45页
        1.3 AFLP 标记分析第45-49页
            1.3.1 酶切和连接第45-46页
            1.3.2 AFLP 的 PCR 扩增第46-47页
                1.3.2.1 预扩增第46页
                1.3.2.2 选择性扩增第46-47页
            1.3.3 扩增产物的检测第47-48页
                1.3.3.1 变性聚丙烯酞胺凝胶的制备第47页
                1.3.3.2 电泳第47-48页
                1.3.3.3 银染检测第48页
            1.3.4 数据处理和分析第48-49页
    2 结果第49-52页
        2.1 AFLP 预扩增结果第49页
        2.2 AFLP 选择性扩增结果第49-50页
            2.2.1 AFLP 引物筛选第49-50页
            2.2.2 AFLP 选择性扩增结果第50页
        2.3 两个刺参群体内遗传多样性的 AFLP 分析第50-52页
            2.3.1 选择性扩增位点的分析第50页
            2.3.2 群体内的遗传变异分析第50-52页
    3 讨论第52-54页
参考文献第54-60页

论文共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龙须菜世代差异基因在不同世代及不同发育阶段的转录分析
下一篇:泽泻对奶牛脂肪变性肝细胞CYP450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