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5页 |
1.1 研发背景及必要性 | 第10-13页 |
1.1.1 研发背景 | 第10-11页 |
1.1.2 研发必要性 | 第11-13页 |
1.2 国内外同类产品研发和应用的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13-23页 |
1.2.1 某自制简易封堵器 | 第13-15页 |
1.2.2 某封堵气囊 | 第15-16页 |
1.2.3 某封堵胶囊 | 第16-17页 |
1.2.4 某挤压式管道临时封堵装置 | 第17-18页 |
1.2.5 某管道临时封堵器 | 第18-19页 |
1.2.6 某临时封堵装置 | 第19-20页 |
1.2.7 某临时封堵工具 | 第20-21页 |
1.2.8 某 PE 管临时封堵装置 | 第21-23页 |
1.3 本装置研发工作的主要内容 | 第23-25页 |
第二章 封堵装置的研发 | 第25-45页 |
2.1 临时封堵的作用 | 第25-28页 |
2.1.1 临时封堵作用一 | 第25-26页 |
2.1.2 临时封堵作用二 | 第26-28页 |
2.2 工程现场进行临时封堵的影响因素 | 第28-30页 |
2.3 临时封堵、打压装置的技术革新、改进需求 | 第30页 |
2.4 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30-31页 |
2.4.1 选择封堵方式 | 第31页 |
2.4.2 选择封堵材料 | 第31页 |
2.4.3 确定封堵器所需压力 | 第31页 |
2.4.4 采用何种安装方式 | 第31页 |
2.5 封堵方式 | 第31-32页 |
2.5.1 管内封堵方式 | 第31-32页 |
2.5.2 管外封堵方式 | 第32页 |
2.5.3 管口封堵方式 | 第32页 |
2.6 进行工艺机理研究 | 第32-33页 |
2.6.1 管内临时封堵的工艺机理 | 第32-33页 |
2.6.2 管外临时封堵的工艺机理 | 第33页 |
2.6.3 管口临时封堵的工艺机理 | 第33页 |
2.7 封堵方式比较 | 第33-35页 |
2.7.1 气囊封堵形式 | 第34页 |
2.7.2 密封圈封堵形式 | 第34页 |
2.7.3 锥形封堵形式 | 第34页 |
2.7.4 包扎封堵形式 | 第34-35页 |
2.7.5 盲板封堵形式 | 第35页 |
2.7.6 堵头封堵形式 | 第35页 |
2.8 封堵材料要求 | 第35-37页 |
2.9 封堵材料比较 | 第37页 |
2.10 进行摩擦阻力计算 | 第37-41页 |
2.10.1 管道内部压力 | 第37-38页 |
2.10.2 橡胶气囊能够承受的压力 | 第38页 |
2.10.3 橡胶气囊与管道内部之间产生的摩擦力 | 第38-41页 |
2.11 施工注意事项 | 第41-42页 |
2.12 施工工序 | 第42-45页 |
第三章 封堵装置的制作与性能测试 | 第45-57页 |
3.1 临时封堵装置制作 | 第45-50页 |
3.1.1 管材加工 | 第45-46页 |
3.1.2 气囊改造 | 第46页 |
3.1.3 组装作业(试制) | 第46-47页 |
3.1.4 充气检查 | 第47页 |
3.1.5 防漏措施(改进) | 第47-48页 |
3.1.6 再次充气检查 | 第48页 |
3.1.7 管件组装 | 第48-50页 |
3.2 测试(试用) | 第50-54页 |
3.2.1 管道临时封堵测试 | 第50-52页 |
3.2.2 管道吹扫、试压测试(应用) | 第52-54页 |
3.3 各种封堵装置比较 | 第54-56页 |
3.4 改进方案 | 第56-57页 |
第四章 结论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60-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
附件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