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司法制度论文

农村“民转刑”案件特点、成因及对策研究--以甘肃省为视角

中文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引言第7-8页
第一章 农村“民转刑”案件的涵义、主要类型和特点第8-15页
    1.1 “民转刑”案件的涵义第8-9页
    1.2 农村“民转刑”案件的主要类型第9-12页
        1.2.1 邻里矛盾转化型第9-10页
        1.2.2 土地承包和地域边界纠纷转化型第10页
        1.2.3 婚姻家庭纠纷转化型第10-11页
        1.2.4 生活琐事纠纷转化型第11页
        1.2.5 经济利益纠纷转化型第11-12页
    1.3 农村“民转刑”案件的主要特点第12-15页
        1.3.1 诱因兼具简单化和情绪化第12-13页
        1.3.2 主体兼具低文化和年轻性第13页
        1.3.3 过程兼具累积性和突发性第13页
        1.3.4 性质兼具暴力性和人身性第13页
        1.3.5 结果兼具波及性和严重性第13-15页
第二章 农村“民转刑”案件发生的原因分析第15-22页
    2.1 主观原因第15-17页
        2.1.1 自身素质因素第15-16页
        2.1.2 社会心态因素第16-17页
    2.2 客观原因第17-22页
        2.2.1 社会管理因素第18-19页
        2.2.2 执法司法因素第19-20页
        2.2.3 社会环境因素第20-22页
第三章 预防和减少农村“民转刑”案件的对策建议第22-33页
    3.1 基本原则第22-23页
        3.1.1 预防为先、标本兼治第22页
        3.1.2 积极主动、优先调解第22-23页
        3.1.3 因事制宜、分类处置第23页
        3.1.4 案结事了、依法处理第23页
    3.2 具体对策和路径第23-33页
        3.2.1 培育公民的法律素质和法律信仰第23-25页
        3.2.2 加强基层基础工作第25-26页
        3.2.3 完善“大调解“工作体系第26-28页
        3.2.4 准确适用宽严相济司法政策第28-30页
        3.2.5 健全社会心理疏导工作机制第30-31页
        3.2.6 加强源头治理体系建设第31-33页
结论第33-34页
参考文献第34-35页
致谢第35页

论文共3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刑事诉讼法中违法所得没收程序
下一篇:论我国法院“基层式”民事诉讼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