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信息处理(信息加工)论文--模式识别与装置论文

基于Gabor特征和非线性Boosting算法的人脸检测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目录第6-8页
1 绪论第8-13页
    1.1 人脸检测的研究背景和意义第8-9页
    1.2 人脸检测的应用第9-10页
    1.3 人脸检测系统的性能评估第10-11页
    1.4 本文主要工作和内容安排第11-13页
2 人脸检测经典算法第13-24页
    2.1 基于特征的方法第13-17页
        2.1.1 灰度特征第13-15页
        2.1.2 器官特征第15-16页
        2.1.3 纹理特征第16页
        2.1.4 组群与变形模型第16-17页
    2.2 基于图像的方法第17-22页
        2.2.1 线性子空间方法第18-20页
        2.2.2 神经网络方法第20-21页
        2.2.3 其他统计方法第21-22页
    2.3 基于活动轮廓模型的单人检测第22页
    2.4 基于活动轮廓模型的多人检测第22-23页
    2.5 本章小结第23-24页
3 AdaBoost及其改进算法第24-39页
    3.1 Adaboost算法介绍第24-25页
    3.2 AdaBoost算法构成第25-27页
        3.2.1 Haar特征和积分图像第25-26页
        3.2.2 弱分类器第26-27页
        3.2.3 强分类器第27页
    3.3 基于AdaBoost法的分类器训练流程第27-33页
        3.3.1 弱分类器训练第27-29页
        3.3.2 级联AdaBoost第29-33页
    3.4 非平衡AdaBoost第33-38页
        3.4.1 AsymBoost第34-35页
        3.4.2 多节点非平衡AdaBoost第35-36页
        3.4.3 非平衡特征改进算法第36页
        3.4.4 AdaCost算法第36-38页
    3.5 本章小结第38-39页
4 Gabor特征优化第39-48页
    4.1 Gabor小波第39-43页
        4.1.1 Gabor小波虚部模型第40页
        4.1.2 Gabor小波量级选择第40-41页
        4.1.3 Gabor特征表示和提取第41-43页
    4.2 改进的Gabor小波选取方法第43-46页
        4.2.1 并行AdaBoost算法第43-44页
        4.2.2 用并行AdaBoost选取Gabor小波第44-46页
    4.3 非平衡Gabor特征和Haar特征比较第46页
    4.4 本章小结第46-48页
5 非线性Boosting算法第48-62页
    5.1 不平衡分类问题第48-49页
        5.1.1 数据层面解决方法第48-49页
        5.1.2 算法层面解决方法第49页
    5.2 Cost-Sensitive算法第49-51页
    5.3 级联结构用于非平衡问题第51-52页
    5.4 非线性Boosting算法第52-56页
    5.5 部分并行结构设计第56页
    5.6 算法性能比较实验第56-61页
        5.6.1 综合数据集对比第56-59页
        5.6.2 人脸检测实验第59-61页
    5.7 本章小结第61-62页
6 结论与展望第62-64页
    6.1 结论第62-63页
    6.2 展望第63-64页
参考文献第64-69页
致谢第69-70页

论文共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粤通卡96533网站客服平台的建设
下一篇:铝型材电泳自动生产线天车周期性调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