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组件的运行时系统的性能反模式检测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9-20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1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11-17页 |
1.2.1 软件性能分析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2.2 反模式检测研究现状 | 第13-17页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8页 |
1.4 论文组织 | 第18-19页 |
1.5 本章小结 | 第19-20页 |
2 反模式检测的技术基础 | 第20-27页 |
2.1 反模式概述 | 第20-22页 |
2.1.1 反模式的概念 | 第20-21页 |
2.1.2 反模式的起源及发展历程 | 第21-22页 |
2.2 组件技术研究 | 第22-23页 |
2.2.1 基于组件的开发技术 | 第22页 |
2.2.2 组件模型 | 第22-23页 |
2.3 程序动态信息获取技术 | 第23-26页 |
2.3.1 程序插桩技术 | 第24-25页 |
2.3.2 动态代理 | 第25-26页 |
2.3.3 面向方面编程 | 第26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3 性能反模式的一阶谓词表示 | 第27-42页 |
3.1 性能反模式的模版 | 第27-29页 |
3.1.1 反模式的模板形式 | 第27页 |
3.1.2 性能反模式的研究 | 第27-29页 |
3.2 反模式的表现形式及性能影响分析 | 第29-37页 |
3.2.1 “半空的卡车”分析 | 第29-32页 |
3.2.2 “过多的动态分配”分析 | 第32-33页 |
3.2.3 “冗余的JNDI查找”分析 | 第33-37页 |
3.3 基于一阶谓词的反模式描述方法 | 第37-38页 |
3.4 反模式描述示例 | 第38-41页 |
3.4.1 “半空的卡车”描述 | 第38-39页 |
3.4.2 “过多的动态分配”描述 | 第39-40页 |
3.4.3 “冗余的JNDI查找”描述 | 第40-41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4 运行时组件系统的性能反模式检测 | 第42-57页 |
4.1 反模式检测流程 | 第42-43页 |
4.2 反模式检测信息采集 | 第43-47页 |
4.2.1 反模式检测的信息分类 | 第43-44页 |
4.2.2 反模式检测的信息表示 | 第44-45页 |
4.2.3 度量值获取 | 第45-47页 |
4.3 反模式检测 | 第47-53页 |
4.3.1 候选反模式的概率计算 | 第47-50页 |
4.3.2 候选反模式的验证 | 第50-53页 |
4.4 反模式性能影响评价 | 第53-56页 |
4.4.1 性能影响因素 | 第53-54页 |
4.4.2 性能数据的过滤策略 | 第54-55页 |
4.4.3 性能影响评价方法 | 第55-56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5 反模式检测实例分析 | 第57-68页 |
5.1 实例场景描述 | 第57-60页 |
5.2 反模式检测 | 第60-63页 |
5.3 反模式的性能影响评价 | 第63-64页 |
5.4 实验结果分析 | 第64-67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6 总结与展望 | 第68-70页 |
6.1 研究工作总结 | 第68页 |
6.2 进一步研究工作 | 第68-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6页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第76-77页 |
致谢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