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号学视野下的基督教建筑设计方法探讨
摘要 | 第10-11页 |
Abstract | 第11-12页 |
第1章 . 绪论 | 第13-19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3-15页 |
1.1.1 哲学和文化的发展背景 | 第13-14页 |
1.1.2 时代发展带来的建筑多样性 | 第14页 |
1.1.3 教堂建筑的特殊性 | 第14-15页 |
1.1.4 国内宗教信仰背景 | 第15页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5-16页 |
1.3 研究的现状和创新点 | 第16-17页 |
1.3.1 研究的现状 | 第16-17页 |
1.3.2 研究的创新点 | 第17页 |
1.4 研究的方法 | 第17-18页 |
1.5 概念的界定 | 第18-19页 |
第2章 . 符号学理论与基督教建筑演变发展 | 第19-40页 |
2.1 符号学理论基础 | 第19-25页 |
2.1.1 符号学概述 | 第19页 |
2.1.2 符号学的起源与发展 | 第19-20页 |
2.1.3 符号学的流派 | 第20-25页 |
2.2 建筑符号学理论 | 第25-29页 |
2.2.1 建筑的本质 | 第25-26页 |
2.2.2 建筑与语言 | 第26-27页 |
2.2.3 建筑符号学理论 | 第27-29页 |
2.3 基督教建筑的演变历程 | 第29-40页 |
2.3.1 早期基督教建筑 | 第30-31页 |
2.3.2 中世纪罗马风教堂 | 第31-33页 |
2.3.3 哥特教堂 | 第33-34页 |
2.3.4 文艺复兴时期的教堂 | 第34-36页 |
2.3.5 巴洛克时期的教堂 | 第36-37页 |
2.3.6 基督教建筑表达倾向的演变 | 第37-40页 |
第3章 . 基于符号学理论的基督教建筑研究 | 第40-60页 |
3.1 基督教建筑的符构学层面研究 | 第40-51页 |
3.1.1 基督教建筑的表层结构 | 第40-49页 |
3.1.2 基督教建筑的深层结构 | 第49-51页 |
3.2 基督教建筑的符义学层面研究 | 第51-55页 |
3.2.1 基督教建筑的意义表达 | 第51-52页 |
3.2.2 基督教建筑符号的分类 | 第52-55页 |
3.3 基督教建筑的符用学层面研究 | 第55-60页 |
3.3.1 基督教建筑的传达过程 | 第55-58页 |
3.3.2 基督教建筑的诠释层次 | 第58-59页 |
3.3.3 影响诠释的因素 | 第59-60页 |
第4章 . 基于符号学的基督教建筑设计手法 | 第60-106页 |
4.1 符构层面上的基督教建筑创作 | 第60-82页 |
4.1.1 引用 | 第60-61页 |
4.1.2 夸张 | 第61-65页 |
4.1.3 拓扑 | 第65-70页 |
4.1.4 拼贴 | 第70-74页 |
4.1.5 残留 | 第74-76页 |
4.1.6 母题重复 | 第76-81页 |
4.1.7 小结 | 第81-82页 |
4.2 符义层面上的基督教建筑创作 | 第82-94页 |
4.2.1 象征 | 第82-86页 |
4.2.2 抽象 | 第86-91页 |
4.2.3 表现 | 第91-93页 |
4.2.4 小结 | 第93-94页 |
4.3 符用层面上的基督教建筑创作 | 第94-106页 |
4.3.1 环境 | 第94-98页 |
4.3.2 材质 | 第98-100页 |
4.3.3 色彩 | 第100-102页 |
4.3.4 光 | 第102-105页 |
4.3.5 小结 | 第105-106页 |
第5章 . 结语 | 第106-108页 |
参考文献 | 第108-110页 |
致谢 | 第110-111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111-112页 |
附件 | 第11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