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8-10页 |
| ABSTRACT | 第10-12页 |
| 符号表 | 第13-14页 |
| 1 绪论 | 第14-24页 |
|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 第14-16页 |
| 1.1.1 生物质能及特点 | 第14-15页 |
| 1.1.2 生物质直燃发电技术 | 第15-16页 |
| 1.2 生物质燃烧产生的灰沉积和腐蚀问题 | 第16-20页 |
| 1.2.1 灰沉积问题分析 | 第16-18页 |
| 1.2.2 影响灰沉积的主要因素 | 第18-19页 |
| 1.2.3 腐蚀问题分析 | 第19-20页 |
| 1.2.4 影响腐蚀的主要因素 | 第20页 |
| 1.3 添加剂用于解决灰沉积和腐蚀的研究现状 | 第20-23页 |
| 1.4 研究目的及研究内容 | 第23-24页 |
| 2 试验系统与试验方法 | 第24-34页 |
| 2.1 试验系统 | 第24-26页 |
| 2.1.1 一维沉降炉试验系统 | 第24-25页 |
| 2.1.2 管式炉试验系统 | 第25-26页 |
| 2.2 试验样品 | 第26-28页 |
| 2.3 试验方法 | 第28-30页 |
| 2.3.1 灰沉积试验方法 | 第28页 |
| 2.3.2 腐蚀试验方法 | 第28-29页 |
| 2.3.3 金属试样及灰样的制备 | 第29-30页 |
| 2.4 测试仪器 | 第30-33页 |
| 2.5 小结 | 第33-34页 |
| 3 添加剂对生物质燃烧灰沉积的影响规律研究 | 第34-44页 |
| 3.1 沉积灰微观形貌分析 | 第34-35页 |
| 3.2 沉积灰组分的分布规律探讨 | 第35-42页 |
| 3.2.1 添加Al_2O_3对灰沉积的影响规律 | 第36-38页 |
| 3.2.2 添加SiO_2对灰沉积的影响规律 | 第38-39页 |
| 3.2.3 添加高岭土对灰沉积的影响规律 | 第39-40页 |
| 3.2.4 添加CaO对灰沉积的影响规律 | 第40-41页 |
| 3.2.5 添加CaO和褐煤对灰沉积的影响规律 | 第41-42页 |
| 3.3 小结 | 第42-44页 |
| 4 添加剂对生物质灰腐蚀特性的影响规律研究 | 第44-55页 |
| 4.1 燃料特性对灰腐蚀的影响规律 | 第44-46页 |
| 4.2 添加剂对生物质灰腐蚀特性的影响规律 | 第46-50页 |
| 4.3 沉积灰腐蚀过程机理分析 | 第50-54页 |
| 4.4 小结 | 第54-55页 |
| 5 添加剂对生物质燃烧灰沉积和腐蚀的影响规律模拟研究 | 第55-74页 |
| 5.1 模拟方法 | 第55-56页 |
| 5.2 玉米杆燃烧热力平衡结果分析 | 第56-57页 |
| 5.3 添加铝对钾、氯分布形态的影响 | 第57-60页 |
| 5.4 添加硅对钾、氯分布形态的影响 | 第60-62页 |
| 5.5 添加钙对钾、氯分布形态的影响 | 第62-64页 |
| 5.6 添加高岭土对钾、氯分布形态的影响 | 第64-67页 |
| 5.7 添加硅铝钙对钾、氯分布形态的影响 | 第67-69页 |
| 5.8 添加硫对钾、氯分布形态的影响 | 第69-72页 |
| 5.9 小结 | 第72-74页 |
| 6 全文总结与建议 | 第74-76页 |
| 6.1 全文总结 | 第74-75页 |
| 6.2 建议 | 第75-76页 |
| 参考文献 | 第76-82页 |
| 致谢 | 第82-84页 |
| 附件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