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工人、农民、青年、妇女运动与组织论文--农民运动与组织论文--中国农民运动与组织论文--农民工作论文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村民自治研究--基于公民社会成长的视角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绪论第10-25页
 一、研究缘起与意义第10-11页
 二、研究综述第11-21页
  (一) 国内外关于村民自治的研究第11-16页
  (二) 国内外关于公民社会的研究第16-20页
  (三) 国内外关于自治与公民社会逻辑关系的研究第20-21页
 三、研究方法与论文框架第21-24页
 四、研究创新与不足第24-25页
第一章 村民自治和公民社会理论概述第25-33页
 一、村民自治——发展农村基层民主的制度安排第25-28页
  (一) 村民自治的涵义与内容第25-27页
  (二) 村民自治的基本原则第27-28页
 二、公民社会——村民自治的社会基础第28-30页
 三、村民自治发展与公民社会成长的互动第30-33页
第二章 中国村民自治的历史考察第33-41页
 一、村民自治的历史渊源第33-36页
  (一) 新中国成立以前的乡村治理体制第33-35页
  (二) 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以前的乡村治理体制第35-36页
 二、村民自治的发展历程第36-41页
  (一) 前市场经济时期的村民自治——本质上是村庄权力政治第37-39页
  (二)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的村民自治——农村公民社会的萌芽第39页
  (三) 新农村建设时期的村民自治——农村公民社会成长的机遇与挑战第39-41页
第三章 当代中国村民自治的实践分析第41-50页
 一、村民自治的运行绩效第41-42页
 二、当前我国村民自治面临的困境第42-46页
  (一) 国家性与公共性的矛盾第43-44页
  (二) 行政权和自治权的矛盾第44页
  (三) 农村的空壳化导致村民自治制度载体缺失第44-45页
  (四) 后农业税时代农村公共服务缺位第45-46页
 三、公民社会视角下村民自治困境的原因分析第46-50页
  (一) 村民民主管理权利与实际管理能力的矛盾第46-47页
  (二) 农村市场经济不成熟削弱了村民自治的基础第47-48页
  (三) 公民社会发展过程中国家权力与村民权利的冲突第48-49页
  (四) 农民组织化的缺位阻碍了村民自治的成长路径第49-50页
第四章 国外乡村治理及其启示——公民社会是乡村自治的社会基础第50-54页
 一、美国新英格兰地区的乡镇自治第50-51页
 二、韩国的乡村治理——新村运动第51-52页
 三、国外乡村治理对我国村民自治的启示第52-54页
第五章 村民自治深入发展的路径——培育社会主义新农村公民社会第54-62页
 一、培育农村公民文化,提升村民的自治能力与参与意识第54-56页
 二、完善村庄次级组织,构建村民自治的现实载体第56-58页
 三、理顺国家与社会关系,保障村民自治的公民权利第58-60页
 四、优化公民社会环境,推动村民自治向纵深发展第60-62页
结语第62-63页
参考文献第63-68页
致谢第68-69页
硕士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第69页

论文共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城市农民工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制度、责任与对策
下一篇:英国福利制度改革及其对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