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汽车工程论文--汽车试验论文--参数测定的仪器及技术论文

基于车载诊断系统的机动车油耗与氮氧化物排放特征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绪论第10-21页
    1.1 研究背景第10-16页
        1.1.1 城市机动车对能源和环境的影响第10-11页
        1.1.2 机动车实际道路油耗和排放与实验室结果存在显著差异第11-16页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第16-19页
        1.2.1 车载排放测试系统第16页
        1.2.2 车载诊断系统第16-18页
        1.2.3 实际道路测试法规第18-19页
    1.3 研究目的和内容第19-21页
        1.3.1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9-20页
        1.3.2 研究内容第20-21页
第2章 基于OBD的实际道路油耗和排放评估方法第21-39页
    2.1 OBD数据采集实验第21-27页
        2.1.1 轻型车OBD数据采集实验第21-25页
        2.1.2 重型车OBD与PEMS数据同步采集实验第25-26页
        2.1.3 重点车队远程OBD数据及NO_x排放同步采集实验第26-27页
    2.2 油耗计算方法第27-29页
        2.2.1 基于碳平衡的油耗计算方法第28页
        2.2.2 基于空燃比的油耗计算方法第28-29页
    2.3 运行工况与机动车油耗及排放的耦合模型第29-34页
        2.3.1 微观运行特征参数与模态划分第29-32页
        2.3.2 基于瞬态微观运行模态的油耗和排放速率计算第32-33页
        2.3.3 建立基于短时交通流的油耗和排放因子速度修正曲线第33-34页
    2.4 基于OBD的重型车在用符合性评估方法第34-39页
        2.4.1 功基窗口法(AWM)第35-36页
        2.4.2 NTE法(Not To Exceed)第36-39页
第3章 基于OBD的轻型车油耗特征分析第39-53页
    3.1 实验室基于OBD计算油耗与碳平衡法计算油耗的比较第39-46页
        3.1.1 时间对齐第39-41页
        3.1.2 瞬时油耗比较第41-43页
        3.1.3 冷启动和燃料切断修正第43-45页
        3.1.4 修正后OBD油耗和实验室结果对比第45-46页
    3.2 轻型车实际道路工况与法规工况的差异第46-47页
    3.3 实际道路运行工况对油耗的影响第47-50页
        3.3.1 实际道路单车油耗与型式认证油耗的差异第47-49页
        3.3.2 瞬态微观运行模态下的油耗特征第49页
        3.3.3 基于短时交通流的油耗特征第49-50页
    3.4 利用OBD进行轻型车油耗监管的建议第50-52页
    3.5 本章小结第52-53页
第4章 基于OBD的重型车NO_x排放特征分析第53-71页
    4.1 重型车实际道路工况和法规工况的差异第53-54页
    4.2 实际道路运行工况对NO_x排放的影响第54-62页
        4.2.1 瞬态微观工况下的NO_x排放及发动机特征第54-57页
        4.2.2 基于发动机工况的NO_x排放速率及尾气温度第57-60页
        4.2.3 基于短时交通流的NO_x排放特征第60-62页
    4.3 基于实际道路测试的重型车NO_x在用符合性分析第62-70页
        4.3.1 利用AWM法分析在用符合性第62-67页
        4.3.2 NTE法在中国的适用性分析第67-69页
        4.3.3 适用于中国的在用符合性法规建议第69-70页
    4.4 本章小结第70-71页
第5章 基于远程OBD的重点车队在线监控案例分析第71-85页
    5.1 实际运行工况对油耗及NO_x排放的影响第71-81页
        5.1.1 实际道路油耗及NO_x排放水平及随时间变化特征第71-75页
        5.1.2 瞬态微观工况下的油耗及NO_x排放特征第75-79页
        5.1.3 基于路段短工况法的油耗及NO_x排放规律第79-81页
    5.2 重点车队NO_x在用符合性分析第81-83页
    5.3 利用远程OBD进行在线监控的建议第83-84页
    5.4 本章小结第84-85页
第6章 结论与建议第85-88页
    6.1 结论第85-86页
    6.2 建议第86-88页
参考文献第88-97页
致谢第97-99页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99页

论文共9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餐厨垃圾水解酸化液用作渗滤液脱氮碳源及中试研究
下一篇:深圳城中村重金属面源污染特征及酸雨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