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金属学与金属工艺论文--焊接、金属切割及金属粘接论文--特种焊接论文--爆炸焊论文

304/Q245R爆炸焊接结合界面不均匀性研究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9页
第1章 绪论第13-29页
    1.1 爆炸焊接的发展历程第13页
    1.2 爆炸焊接的理论概述第13-18页
        1.2.1 爆炸焊接的高能活化区第14-17页
        1.2.2 爆炸焊接波状界面的形成第17-18页
    1.3 爆炸焊接的工艺参数第18-23页
        1.3.1 爆炸焊接静态参数第18-19页
        1.3.2 爆炸焊接动态参数第19-20页
        1.3.3 爆炸焊接工艺流程第20页
        1.3.4 爆炸焊接工艺窗口第20-23页
    1.4 爆炸焊接的特点第23页
        1.4.1 爆炸焊接技术的优点第23页
        1.4.2 爆炸焊接技术的缺点第23页
    1.5 不锈钢/碳钢爆炸焊接复合板第23-27页
        1.5.1 研究现状第23-27页
        1.5.2 工程应用第27页
    1.6 研究意义和目的第27-29页
        1.6.1 研究意义第27-28页
        1.6.2 研究目的第28页
        1.6.3 研究内容第28-29页
第2章 实验方案第29-34页
    2.1 实验材料第29页
    2.2 实验设备第29-30页
    2.3 实验方法第30-31页
    2.4 技术路线第31页
    2.5 样品制备和检测第31-34页
第3章 爆炸焊接复合板结合界面第34-44页
    3.1 结合界面组织及构成第34-35页
    3.2 结合界面基板组织及构成第35-39页
        3.2.1 基板原始区的组织结构及硬度第35-36页
        3.2.2 基板细晶区的组织结构第36-37页
        3.2.3 基板纤维区的组织结构及硬化机理第37-38页
        3.2.4 基板扭转区组织结构及硬化机理第38-39页
    3.3 结合界面覆板组织及构成第39-42页
        3.3.1 覆板白亮带的成因第39-40页
        3.3.2 覆板纤维区的组织结构及硬化机理第40-41页
        3.3.3 覆板变形区的组织结构及硬化机理第41-42页
        3.3.4 覆板结合区XRD分析第42页
    3.4 小结第42-44页
第4章 结合界面缺陷第44-49页
    4.1 绝热剪切带成因及组成第44-45页
    4.2 漩涡成因及组成第45-47页
    4.3 溶化层成因及组成第47页
    4.5 复合板结合区XRD分析第47-48页
    4.6 小结第48-49页
第5章 结合界面力学性能第49-56页
    5.1 结合界面维氏硬度分布趋势第49-50页
    5.2 结合界面拉伸实验分析第50-52页
        5.2.1 应力-应变分析第50-51页
        5.2.2 断口分析第51-52页
    5.3 结合界面剪切实验分析第52-54页
        5.3.1 应力-应变分析第52-53页
        5.3.2 断口分析第53-54页
    5.4 小结第54-56页
第6章 结合界面耐腐蚀性第56-60页
    6.1 结合界面电化学腐蚀性能第56-58页
    6.2 结合界面浸泡腐蚀性能第58-59页
    6.3 小结第59-60页
结论第60-61页
参考文献第61-66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获得的科研成果第66-67页
致谢第67-68页

论文共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K-Means的遥感图像分类及其传输系统的研究
下一篇:TiZr基非晶合金熔体与TiZrCu合金的润湿行为与界面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