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工业经济论文--工业经济理论论文--工业企业组织与管理论文--财务管理与经济核算论文

集团并购的财务问题研究

摘要第2-3页
abstract第3-4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2页
    1.1 研究的背景第8页
    1.2 研究意义第8-9页
    1.3 研究方法第9页
        1.3.1 文献研究法第9页
        1.3.2 访谈法第9页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9-12页
        1.4.1 国内研究现状第9-10页
        1.4.2 国外研究现状第10-12页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第12-18页
    2.1 并购的涵义及类型第12-13页
        2.1.1 并购的涵义第12页
        2.1.2 并购的类型第12-13页
    2.2 并购财务风险理论第13-18页
        2.2.1 企业并购财务风险的形成过程第13-15页
        2.2.2 并购财务风险产生的根本原因第15-18页
第三章 企业重组融资问题第18-26页
    3.1 重组企业融资的概念第18页
    3.2 重组企业融资的渠道第18-20页
        3.2.1 内源融资第18-19页
        3.2.2 证券融资第19页
        3.2.3 银行贷款第19-20页
        3.2.4 其他融资渠道第20页
    3.3 重组企业的融资问题分析第20-22页
        3.3.1 银行贷款限制第20页
        3.3.2 证券市场与债券筹资限制第20-21页
        3.3.3 创新力度不足第21页
        3.3.4 法律支持不足第21页
        3.3.5 信息披露制度不完善第21-22页
    3.4 重组企业融资的建议第22-26页
        3.4.1 促进企业融资渠道的多样化发展第22页
        3.4.2 完善重组的法律法规第22-23页
        3.4.3 加大重组企业融资渠道的创新力度第23页
        3.4.4 加强重组企业融资的管理第23-24页
        3.4.5 解决重组企业融资中的利益冲突第24-26页
第四章 重组企业财务风险预警问题第26-38页
    4.1 企业并购财务风险现状第26-27页
    4.2 企业并购财务风险意义第27页
    4.3 企业并购财务风险分析第27-30页
        4.3.1 并购战略风险第27-28页
        4.3.2 定价风险第28页
        4.3.3 融资风险第28-29页
        4.3.4 支付风险第29页
        4.3.5 财务整合风险第29-30页
        4.3.6 利率和汇率风险第30页
    4.4 企业并购财务风险的防范建议第30-38页
        4.4.1 并购战略风险的防范第30-31页
        4.4.2 定价风险的防范第31-32页
        4.4.3 融资风险的防范第32页
        4.4.4 支付风险的防范第32-34页
        4.4.5 财务整合风险的防范第34-35页
        4.4.6 利率和汇率风险的防范第35页
        4.4.7 构建财务危机预警指标体系第35-38页
第五章 企业并购重组管控问题第38-42页
    5.1 企业并购重组管控的意义第38页
    5.2 企业存在的财务风险第38-39页
        5.2.1 筹资风险第38页
        5.2.2 存货减值风险第38-39页
        5.2.3 应收账款回款风险第39页
    5.3 企业并购管控的建议措施第39-42页
        5.3.1 筹资风险防范管理第39-40页
        5.3.2 存货减值风险的防范管理第40页
        5.3.3 应收账款回收风险防范管理第40-41页
        5.3.4 要约收购日始至交割日期间的收益管理第41-42页
第六章 如意集团并购案例浅析第42-50页
    6.1 如意集团情况介绍第42-43页
    6.2 如意集团并购济宁某大型纺织集团第43-44页
    6.3 如意集团并购日本瑞纳公司第44-45页
        6.3.1 日本瑞纳公司简介第44页
        6.3.2 RENOWN(瑞纳)公司经营成果情况第44-45页
        6.3.3 收购后经营目标及管理第45页
    6.4 如意集团收购法国SMCP公司第45-50页
        6.4.1 SMCP公司介绍第45-46页
        6.4.2 收购的意义第46页
        6.4.3 收购后的规划第46-50页
结论第50-52页
参考文献第52-56页
致谢第56-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碳足迹视角下区域旅游业效率测度与评价--以新疆各地州(市)为例
下一篇:中高职课程衔接体系建设研究--以物流管理专业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