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方程式赛车车架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1 绪论 | 第9-14页 |
1.1 课题背景 | 第9页 |
1.2 FSC现状研究 | 第9-12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页 |
1.2.2 国内的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1.3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 第12-14页 |
2 车架的初步设计与建模 | 第14-27页 |
2.1 车架的设计要求 | 第14-15页 |
2.2 赛车车架的设计以及三维建模 | 第15-21页 |
2.2.1 车架类型选择 | 第15-16页 |
2.2.2 车架的材料选择 | 第16-17页 |
2.2.3 车架连接方式选择 | 第17页 |
2.2.4 车架结构尺寸参数的初步选定 | 第17-18页 |
2.2.5 车架主要部件设计 | 第18-21页 |
2.2.6 车架模型建立 | 第21页 |
2.3 力学模型分析 | 第21-22页 |
2.4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22-26页 |
2.4.1 有限元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 第22-24页 |
2.4.2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24-26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3 车架总成强度和刚度分析 | 第27-55页 |
3.1 受力工况分析 | 第27-30页 |
3.2 静力试验 | 第30-36页 |
3.2.1 静力试验原理 | 第30页 |
3.2.2 静力试验 | 第30-36页 |
3.3 弯曲工况的分析 | 第36-39页 |
3.4 扭转工况分析 | 第39-41页 |
3.5 制动工况分析 | 第41-43页 |
3.6 急速转弯工况分析 | 第43-46页 |
3.7 车架的刚度分析 | 第46-50页 |
3.7.1 车架弯曲刚度和扭转刚度的计算公式 | 第46-47页 |
3.7.2 弯曲刚度的分析 | 第47-48页 |
3.7.3 扭转刚度的分析 | 第48-50页 |
3.8 赛车的安全结构分析 | 第50-54页 |
3.8.1 主环、主环支承和主环支承结构支承分析 | 第50-51页 |
3.8.2 前环结构分析 | 第51页 |
3.8.3 侧防撞结构分析 | 第51-53页 |
3.8.4 前隔板和前隔板支承结构分析 | 第53-54页 |
3.9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4 模态分析 | 第55-64页 |
4.1 固有频率和模态 | 第55-57页 |
4.2 自由模态分析 | 第57-60页 |
4.3 约束模态分析 | 第60-63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5 总结 | 第64-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