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仕女画形象特征及其艺术价值研究
中文摘要 | 第4-6页 |
英文摘要 | 第6-7页 |
引言 | 第10-16页 |
一、选题目的与意义 | 第10-11页 |
(一)研究目的 | 第10页 |
(二)实际意义 | 第10-11页 |
二、研究现状 | 第11页 |
三、现存唐代仕女画图目表 | 第11-14页 |
四、唐代仕女画的界定 | 第14-16页 |
第一章 唐代仕女画形象特征 | 第16-36页 |
第一节 中性风格的形象特征 | 第16-20页 |
第二节 异域风情的形象特征 | 第20-23页 |
第三节 娴静雅致的形象特征 | 第23-26页 |
第四节 富贵华丽的形象特征 | 第26-28页 |
第五节 仕女画中形象特征的图像表现与象征意义 | 第28-36页 |
一、初唐《胡服美人图》——时代精神 | 第28-30页 |
二、盛唐《虢国夫人春游图》——女扮男装的性别意识 | 第30-32页 |
三、中唐《捣练图》——静默自守 | 第32-33页 |
四、晚唐《簪花仕女图》等——浮华背后 | 第33-36页 |
第二章 唐代仕女画形象特征的艺术价值 | 第36-51页 |
第一节 自身价值 | 第36-43页 |
一、独立性与差异性 | 第36-37页 |
二、人文性与历史性 | 第37-39页 |
三、艺术魅力 | 第39-41页 |
四、张萱、周昉工笔仕女画成就 | 第41-43页 |
第二节 唐代仕女画形象特征对后世的影响 | 第43-48页 |
一、对五代人物画的影响 | 第43-44页 |
二、对宋元的影响 | 第44-45页 |
三、对明清的影响 | 第45-46页 |
四、对日本屏风画美人画等的影响 | 第46-48页 |
第三节 唐代仕女中形象特征所形成的美学精神与启示 | 第48-51页 |
一、美学精神 | 第48-50页 |
二、启示 | 第50-51页 |
结语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5页 |
附录 | 第55-56页 |
后记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