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桥涵工程论文--结构原理、结构力学论文

矮塔斜拉桥静动力特性及桥塔局部分析

致谢第7-8页
摘要第8-9页
ABSTRACT第9-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8-27页
    1.1 引言第18页
    1.2 起源及国内外发展情况第18-23页
        1.2.1 矮塔斜拉桥的起源第18-19页
        1.2.2 矮塔斜拉桥国外发展情况第19-21页
        1.2.3 矮塔斜拉桥国内发展情况第21-23页
    1.3 矮塔斜拉桥的特点及结构体系第23-25页
        1.3.1 矮塔斜拉桥的特点第23-24页
        1.3.2 矮塔斜拉桥的结构体系第24-25页
    1.4 本文的研究目的、内容第25-26页
        1.4.1 研究目的第25页
        1.4.2 研究内容第25-26页
    1.5 本文的章节安排第26-27页
第二章 基准模型的建立第27-39页
    2.1 有限元法介绍第27-29页
        2.1.1 有限元法概述第27页
        2.1.2 有限元基本概念第27-28页
        2.1.3 有限元法分析过程第28-29页
    2.2 工程背景第29-32页
        2.2.1 总体布置第29-30页
        2.2.2 技术标准第30页
        2.2.3 构件设置及尺寸第30-32页
    2.3 Midas Civil软件介绍第32-33页
    2.4 基准模型建立过程第33-38页
        2.4.1 主梁的建立第33-35页
        2.4.2 预应力体系的建立第35-36页
        2.4.3 桥塔的建立第36页
        2.4.4 斜拉索的建立第36页
        2.4.5 桥墩及边界条件的设置第36-37页
        2.4.6 施工阶段的划分第37-38页
    2.5 本章小结第38-39页
第三章 静力特性影响分析第39-53页
    3.1 引言第39页
    3.2 模型的建立第39-40页
    3.3 连续梁模型分析第40-45页
        3.3.1 主梁弯矩分析第40-41页
        3.3.2 主梁轴力分析第41-42页
        3.3.3 主梁挠度分析第42-43页
        3.3.4 主梁上下缘应力分析第43-45页
        3.3.5 对比分析第45页
    3.4 J1~J9模型分析第45-52页
        3.4.1 主梁弯矩分析第45-47页
        3.4.2 主梁轴力分析第47-48页
        3.4.3 主梁挠度分析第48-49页
        3.4.4 上下缘应力分析第49-51页
        3.4.5 对比分析第51-52页
    3.5 本章小结第52-53页
第四章 动力特性及地震响应影响分析第53-70页
    4.1 动力特性影响分析第53-60页
        4.1.1 连续梁模型分析第53-56页
        4.1.2 J1~J9模型分析第56-59页
        4.1.3 比较分析第59-60页
    4.2 反应谱法介绍第60-61页
    4.3 地震响应影响分析第61-69页
        4.3.1 纵桥向地震响应分析第61-63页
        4.3.2 横桥向地震响应分析第63-65页
        4.3.3 竖桥向地震响应分析第65-68页
        4.3.4 对比分析第68-69页
    4.4 本章小结第69-70页
第五章 桥塔局部分析第70-82页
    5.1 引言第70页
    5.2 Midas FEA软件介绍第70-71页
    5.3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第71-76页
        5.3.1 有限元单元的选取第71-72页
        5.3.2 桥塔的模拟第72-73页
        5.3.3 拉索及索鞍的模拟第73-74页
        5.3.4 接触的模拟第74-75页
        5.3.5 荷载及边界条件的施加第75-76页
    5.4 桥塔空间应力分析第76-81页
        5.4.1 顺桥向正应力分析第76-77页
        5.4.2 横桥向正应力分析第77-78页
        5.4.3 竖桥向正应力分析第78-79页
        5.4.4 第一主应力分析第79-80页
        5.4.5 第三主应力分析第80-81页
    5.5 分析与结论第81-82页
第六章 箱梁剪力滞效应分析第82-96页
    6.1 引言第82页
    6.2 剪力滞效应介绍第82-84页
    6.3 模型的建立第84-87页
        6.3.1 杆系有限元模型第84-85页
        6.3.2 实体有限元模型第85-87页
    6.4 最大悬臂状态剪力滞效应分析第87-92页
        6.4.1 顶板剪力滞效应分析第88-90页
        6.4.2 底板剪力滞效应分析第90-92页
    6.5 施工进程剪力滞效应分析第92-94页
    6.6 本章小结第94-96页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第96-98页
    7.1 结论第96-97页
    7.2 展望第97-98页
参考文献第98-101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第101页

论文共10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某曲线宽幅矮塔斜拉桥主梁关键性施工技术研究
下一篇:基于超前预报和数值模拟的隧道施工围岩稳定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