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8m系杆拱桥施工监控及施工阶段两个关键技术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9-14页 |
1.1 选题背景及其意义 | 第9-10页 |
1.2 研究内容的国内外进展 | 第10-12页 |
1.2.1 施工监控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0-11页 |
1.2.2 拱肋内混凝土最佳浇筑工序的研究进展 | 第11-12页 |
1.2.3 吊杆索力调整的研究进展 | 第12页 |
1.3 研究内容、目标及创新点 | 第12-14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1.3.2 研究目标 | 第13页 |
1.3.3 创新点 | 第13-14页 |
2 铁路128m系杆拱桥施工监控研究 | 第14-25页 |
2.1 工程背景 | 第14页 |
2.2 本桥施工监控主要内容 | 第14-17页 |
2.3 施工监控测点布置 | 第17-18页 |
2.3.1 挠度测点布置 | 第17页 |
2.3.2 应力测点布置 | 第17-18页 |
2.4 有限元模型仿真分析原理 | 第18-23页 |
2.4.1 梁单元刚度矩阵 | 第19-22页 |
2.4.2 128m系杆拱桥全桥有限元建模简述 | 第22-23页 |
2.5 测试数据的采集及分析 | 第23-24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3 128m系杆拱桥施工监控成果提取及分析 | 第25-35页 |
3.1 系梁及拱肋立模标高的计算 | 第25-28页 |
3.1.1 系梁立模标高的计算 | 第25页 |
3.1.2 拱肋立模标高的计算 | 第25-28页 |
3.2 结构受力行为-应力 | 第28-31页 |
3.3 关键阶段结构受力及变形行为 | 第31-34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4 拱肋内混凝土浇筑工序的有限元仿真分析 | 第35-46页 |
4.1 单侧浇筑拱肋内混凝土的量化差异 | 第35-41页 |
4.1.1 拱肋内混凝土浇筑施工的有限元模拟 | 第35页 |
4.1.2 有限元模型计算结果分析 | 第35-41页 |
4.2 钢管拱肋内混凝土不同浇筑施工的差异研究 | 第41-45页 |
4.2.1 不同混凝土浇筑施工工序的模拟 | 第42页 |
4.2.2 有限元软件计算结果分析 | 第42-45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5 铁路128m系杆拱桥吊杆索力的确定与调整 | 第46-65页 |
5.1 索力测试原理 | 第46-47页 |
5.2 索力测试精度的影响因素 | 第47-49页 |
5.2.1 吊杆的抗弯刚度及端头锚固形式 | 第47-48页 |
5.2.2 吊杆的容重 | 第48页 |
5.2.3 减震器阻尼 | 第48页 |
5.2.4 吊杆的计算长度 | 第48-49页 |
5.2.5 其它影响因素 | 第49页 |
5.3 成桥索力的确定方法 | 第49-52页 |
5.3.1 刚性支承连续梁法 | 第49-50页 |
5.3.2 用索量最小法 | 第50-51页 |
5.3.3 弯曲应变能最小法 | 第51-52页 |
5.3.4 各种确定合理成桥索力方法的优缺点 | 第52页 |
5.4 施工阶段索力张拉值确定 | 第52-59页 |
5.4.1 倒拆迭代法求解吊杆初张拉力 | 第52-55页 |
5.4.2 吊杆张拉阶段索力测试 | 第55-59页 |
5.5 吊杆索力的调整 | 第59-64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结论 | 第65-66页 |
展望 | 第66-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1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