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园艺论文--果树园艺论文--多年生草本果类论文--草莓论文

草莓SVP同源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及其功能分析

摘要第10-11页
Abstract第11-12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3-23页
    1.1 草莓休眠习性第13-14页
        1.1.1 休眠期的形态及生理变化第13页
        1.1.2 草莓休眠的特点第13-14页
    1.2 影响草莓休眠的因素第14-16页
        1.2.1 外部环境因素对草莓休眠的影响第14-15页
        1.2.2 赤霉素对草莓休眠的影响第15-16页
    1.3 植物休眠机理研究进展第16-20页
        1.3.1 种子休眠的研究进展第16-18页
        1.3.2 芽休眠的研究进展第18-20页
    1.4 SVP类基因的研究进展第20-22页
        1.4.1 SVP类基因的结构第20-21页
        1.4.2 SVP类基因的表达第21页
        1.4.3 SVP类基因的功能第21-22页
    1.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22-23页
第二章 草莓SVP同源基因克隆第23-33页
    2.1 试验材料第23页
        2.1.1 供试材料第23页
        2.1.2 主要试剂第23页
    2.2 试验方法第23-26页
        2.2.1 草莓总RNA的提取第23-24页
        2.2.2 RNA的质量和纯度检测第24页
        2.2.3 引物的设计第24页
        2.2.4 草莓SVP同源基因片段的分离第24-25页
        2.2.5 目的片段回收与连接及转化第25-26页
        2.2.6 菌落PCR鉴定及测序第26页
        2.2.7 序列分析第26页
    2.3 结果与分析第26-32页
        2.3.1 草莓SVP同源基因cDNA全长的克隆第26-28页
        2.3.2 FaSVPs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第28-29页
        2.3.3 FaSVPs编码蛋白组成和结构预测与分析第29-32页
    2.4 讨论第32-33页
第三章 FaSVPs基因的表达分析第33-44页
    3.1 试验材料第33页
        3.1.1 供试材料第33页
        3.1.2 试验试剂第33页
    3.2 试验方法第33-36页
        3.2.1 赤霉素打破休眠处理方法第33-34页
        3.2.2 基因表达检测第34-36页
    3.3 结果与分析第36-41页
        3.3.1 FaSVPs基因在草莓不同组织器官中的表达第36-37页
        3.3.2 休眠进程中FaSVPs基因的表达变化分析第37-38页
        3.3.3 赤霉素处理对草莓性状及FaSVP1表达的影响第38-41页
    3.4 讨论第41-44页
        3.4.1 FaSVPs表达模式第41-42页
        3.4.2 赤霉素对草莓休眠及目的基因表达的调控作用第42-44页
第四章 FaSVPs基因植物表达载体构建及其在拟南芥中的超表达第44-56页
    4.1 试验材料第44页
        4.1.1 植物材料第44页
        4.1.2 试验质粒、菌株第44页
        4.1.3 主要试剂第44页
    4.2 试验方法第44-48页
        4.2.1 FaSVPs超表达载体构建第44-46页
        4.2.2 超表达载体的农杆菌转化第46页
        4.2.3 拟南芥遗传转化第46-47页
        4.2.4 转化株筛选鉴定第47-48页
    4.3 结果与分析第48-54页
        4.3.1 FaSVPs-pRI101-AN超表达载体构建第48-49页
        4.3.2 农杆菌转化第49-50页
        4.3.3 FaSVPs基因在拟南芥中的超表达第50-54页
    4.4 讨论第54-56页
        4.4.1 FaSVPs基因超表达植株生长习性的变化第54-55页
        4.4.2 FaSVPs基因超表达对花器结构的影响第55-56页
结论第56-57页
参考文献第57-64页
致谢第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东北蒲公英(Taraxacum.Ohwianum)叶片再生体系建立与优化
下一篇:山葡萄杂交及自交后代果实糖酸含量遗传变异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