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1-27页 |
·概述 | 第11-19页 |
·常减压装置的高温腐蚀特征及原理 | 第12-14页 |
·常减压装置高温部位腐蚀控制方法 | 第14-15页 |
·影响环烷酸腐蚀的因素 | 第15页 |
·环烷酸腐蚀的预测方法 | 第15-17页 |
·高温缓蚀剂的缓蚀机理 | 第17页 |
·影响缓蚀剂缓蚀性能的因素 | 第17-19页 |
·高温缓蚀剂的发展 | 第19-23页 |
·磷系高温缓蚀剂 | 第19-22页 |
·非磷系高温缓蚀剂 | 第22-23页 |
·缓蚀性能的评价方法 | 第23-25页 |
·重量法 | 第23-24页 |
·电化学法 | 第24-25页 |
·缓蚀剂的发展前景 | 第25-26页 |
·研究内容 | 第26-27页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第27-32页 |
·实验设备与药品 | 第27-28页 |
·实验仪器设备 | 第27页 |
·实验原料与药品 | 第27-28页 |
·实验方法 | 第28-32页 |
·铁粉法评价缓蚀率方法的建立 | 第28-30页 |
·有机多硫醚的合成 | 第30页 |
·油品酸值的测定 | 第30-31页 |
·缓蚀剂缓蚀性能评价 | 第31-32页 |
第三章 铁粉评价缓蚀率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 第32-40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2-36页 |
·pH 值对吸光度的影响 | 第32-33页 |
·显色时间对吸光度的影响 | 第33-34页 |
·缓冲溶液用量对吸光度的影响 | 第34-35页 |
·邻菲啰啉分光光度法测定铁离子的可靠性验证 | 第35-36页 |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与邻菲啰啉分光光度法测定油样中铁含量的比较 | 第36页 |
·铁粉法在评价磷系缓蚀剂中的应用 | 第36-39页 |
·小结 | 第39-40页 |
第四章 有机多硫醚的合成及结构表征 | 第40-53页 |
·环己基多硫醚的合成 | 第40-44页 |
·催化剂用量对产率的影响 | 第40-41页 |
·时间对产率的影响 | 第41页 |
·温度对产率的影响 | 第41-42页 |
·原料配比对反应产率的影响 | 第42-43页 |
·1-辛基多硫醚的合成 | 第43-44页 |
·有机多硫醚的结构分析 | 第44-51页 |
·环己基多硫醚元素分析 | 第44页 |
·环己基多硫醚的IR 分析 | 第44-45页 |
·环己基多硫醚的GC/MS 分析 | 第45-49页 |
·环己基多硫醚的稳定性分析 | 第49页 |
·辛基多硫醚的元素分析 | 第49-50页 |
·辛基多硫醚的IR 谱图 | 第50-51页 |
·辛基多硫醚的稳定性分析 | 第51页 |
·小结 | 第51-53页 |
第五章 有机多硫醚的缓蚀效果研究 | 第53-63页 |
·腐蚀速率随酸值的变化关系 | 第53页 |
·有机多硫醚缓蚀性能的评价 | 第53-60页 |
·不同化合物缓蚀性能的评价 | 第53-55页 |
·环己基多硫醚(DCPS)与磷酸三丁酯(TBP)复配后的缓蚀性能评价 | 第55-60页 |
·复配缓蚀剂对减压馏分油的缓蚀效果 | 第60-61页 |
·减压馏分油酸值的测定 | 第60页 |
·复配缓蚀剂在减二线油中的应用效果 | 第60-61页 |
·小结 | 第61-63页 |
结论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9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成果 | 第69-70页 |
致谢 | 第70-71页 |
附录 | 第71-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