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4-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9页 |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2页 |
| 1.2 钢框架节点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7页 |
| 1.3 本文的研究工作 | 第17-19页 |
| 第二章 基于变形性能的含左右不等高梁异型节点钢框架的弹性设计方法 | 第19-44页 |
| 2.1 引言 | 第19-20页 |
| 2.2 计算模型 | 第20-23页 |
| 2.3 目标变形的引入与变形设计 | 第23-29页 |
| 2.4 承载力校核 | 第29-31页 |
| 2.5 含左右不等高梁异型节点钢框架的算例及规律推导 | 第31-38页 |
| 2.6 基于变形性能的设计与基于承载力的设计的比较 | 第38-42页 |
| 2.7 本章小结 | 第42-44页 |
| 第三章 基于变形性能的含左右不等高梁异型节点钢框架的塑性设计方法 | 第44-54页 |
| 3.1 引言 | 第44页 |
| 3.2 钢结构塑性设计的原理及其基本假定 | 第44-45页 |
| 3.3 基于机动法的塑性极限分析及设计计算 | 第45-47页 |
| 3.4 基于变形性能的含左右不等高梁异型节点钢框架的塑性设计 | 第47-49页 |
| 3.5 含左右不等高梁异型节点钢框架的的塑性临界侧移分析 | 第49-52页 |
| 3.6 本章小结 | 第52-54页 |
| 第四章 基于变形性能的含左右不等高梁异型节点钢框架的二阶分析 | 第54-62页 |
| 4.1 引言 | 第54页 |
| 4.2 当前规范的相关规定及不足 | 第54-55页 |
| 4.3 二阶分析下的侧移计算 | 第55-58页 |
| 4.4 基于国内规范的二阶效应限值调整试算 | 第58-59页 |
| 4.5 二阶效应下含左右不等高梁异型节点钢框架的设计 | 第59-60页 |
| 4.6 本章小结 | 第60-62页 |
| 第五章 含左右不等高梁异型节点钢框架的构造设计方法 | 第62-67页 |
| 5.1 引言 | 第62页 |
| 5.2 两种塑性铰外移的构造设计思路介绍 | 第62-63页 |
| 5.3 加强型节点的原理 | 第63-64页 |
| 5.4 加强型节点介绍及对含左右不等高梁异型节点钢框架的构造建议 | 第64-66页 |
| 5.5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7-69页 |
| 6.1 主要结论 | 第67页 |
| 6.2 展望 | 第67-69页 |
| 参考文献 | 第69-74页 |
| 致谢 | 第74-76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6-77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