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纤环形腔结构中置入新型器件特性研究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5页 |
1.1 论文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 第12-13页 |
1.2.1 光纤环形腔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2.2 级联锥结构马赫-曾德尔M-Z研究现状 | 第13页 |
1.3 论文的主要工作 | 第13-15页 |
第二章 HBF光纤环形腔的特性 | 第15-32页 |
2.1 光纤中的模场特性 | 第15-24页 |
2.1.1 光纤的特性分析 | 第15-20页 |
2.1.2 光纤中光传输理论 | 第20-23页 |
2.1.3 光纤中光功率分布 | 第23-24页 |
2.2 熔锥式光纤耦合器 | 第24-26页 |
2.2.1 耦合器理论 | 第24-25页 |
2.2.2 耦合器特性 | 第25-26页 |
2.3 高双折射光纤 | 第26-28页 |
2.3.1 高双折射光纤的分类 | 第26-27页 |
2.3.2 高双折射光纤的参数 | 第27-28页 |
2.4 高双折射光纤环形腔 | 第28-31页 |
2.4.1 HBF光纤环形腔的基本结构 | 第28-29页 |
2.4.2 HBF光纤环形腔的工作原理 | 第29-31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三章 锥形光纤的特性与制备 | 第32-38页 |
3.1 锥形光纤 | 第32-35页 |
3.1.1 锥形光纤分类 | 第32页 |
3.1.2 锥形光纤特性分析 | 第32-34页 |
3.1.3 锥形光纤中传输理论 | 第34-35页 |
3.2 制作锥形光纤 | 第35-37页 |
3.2.1 制作锥形光纤方法分类 | 第35-36页 |
3.2.2 熔融拉锥法 | 第36-37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四章 级联锥形光纤M-Z干涉仪与应用 | 第38-51页 |
4.1 级联锥构成M-Z干涉仪原理 | 第38-39页 |
4.2 级联锥形M-Z光纤干涉仪分类 | 第39-47页 |
4.2.1 级联细锥型 | 第39-42页 |
4.2.2 级联粗锥型 | 第42-44页 |
4.2.3 级联异锥型 | 第44-47页 |
4.3 新型M-Z干涉仪的传感特性 | 第47-50页 |
4.3.1 M-Z干涉仪的实验装备 | 第47-49页 |
4.3.2 M-Z干涉仪检测折射率 | 第49-50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第五章 光纤环形腔中置入新型器件实验研究 | 第51-63页 |
5.1 置入高双折射光纤的环形腔特性分析 | 第51-55页 |
5.1.1 二段高双折射光纤环形腔 | 第52-53页 |
5.1.2 级联高双折射光纤环形腔 | 第53-55页 |
5.2 置入锥形光纤的光纤环形腔特性分析 | 第55-56页 |
5.3 置入新型MZ干涉仪的光纤环形腔特性分析 | 第56-62页 |
5.3.1 新型MZ干涉仪的制作方法 | 第57-59页 |
5.3.2 新型MZ干涉仪置入环形腔特性 | 第59-62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
作者简历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