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9-19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9-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1-14页 |
1.2.1 关于高技术产业技术效率的研究 | 第11-12页 |
1.2.2 关于高技术产业全要素生产率的研究 | 第12-13页 |
1.2.3 关于全要素生产率的异质性及收敛性的相关研究 | 第13页 |
1.2.4 文献述评 | 第13-14页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14-16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1.3.2 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15-16页 |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第16-19页 |
1.4.1 主要的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1.4.2 可能的创新点 | 第17-19页 |
2 理论借鉴 | 第19-23页 |
2.1 全要素生产率相关理论 | 第19-22页 |
2.1.1 全要素生产率理论发展 | 第19页 |
2.1.2 全要素生产率推动经济增长的分解示意图 | 第19-20页 |
2.1.3 全要素生产率主流的测算方法 | 第20-22页 |
2.2 经济收敛假说 | 第22-23页 |
3 长江经济带高技术产业全要素生产率测度与分析 | 第23-45页 |
3.1 长江经济带高技术产业发展现状及问题 | 第23-28页 |
3.1.1 长江经济带发展历程 | 第23-24页 |
3.1.2 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概况 | 第24-26页 |
3.1.3 长江经济带高技术产业发展现状 | 第26-27页 |
3.1.4 长江经济带高技术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 第27-28页 |
3.2 模型构建与数据处理 | 第28-30页 |
3.2.1 三阶段DEA—Malmquist模型构建 | 第28-29页 |
3.2.2 指标选取与数据处理 | 第29-30页 |
3.3 长江经济带高技术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变迁 | 第30-34页 |
3.3.1 一阶段:传统Malmquist分析 | 第30-31页 |
3.3.2 二阶段:类似SFA回归 | 第31-33页 |
3.3.3 三阶段:调整后Malmquist分析 | 第33-34页 |
3.4 长江经济带高技术产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地区差异性分析 | 第34-36页 |
3.5 长江经济带高技术产业全要素生产率的行业差异性分析 | 第36-45页 |
3.5.1 一阶段长江经济带高技术产业的行业异质性分析 | 第36-41页 |
3.5.2 三阶段长江经济带高技术产业行业异质性分析 | 第41-45页 |
4 长江经济带高技术产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收敛性检验 | 第45-47页 |
4.1 α收敛检验 | 第45页 |
4.2 β收敛检验 | 第45-47页 |
4.2.1 绝对β收敛 | 第45-46页 |
4.2.2 条件β收敛 | 第46-47页 |
5 结论与建议 | 第47-51页 |
5.1 研究结论 | 第47-48页 |
5.2 政策建议 | 第48-50页 |
5.3 研究展望 | 第50-51页 |
致谢 | 第51-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7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57-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