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县域农业机械发展现状及对策--以河南省罗山县为例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10-14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12-14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2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2-14页 |
2 农业机械化作用及发展动态 | 第14-24页 |
2.1 农业机械化的作用 | 第14页 |
2.2 研究相关理论 | 第14-15页 |
2.3 国外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与方向 | 第15页 |
2.3.1 国外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 | 第15页 |
2.3.2 国外农业机械化发展方向 | 第15页 |
2.4 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与方向 | 第15-24页 |
2.4.1 我国农业结构特点 | 第15-17页 |
2.4.2 国内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 | 第17-21页 |
2.4.3 国内农业机械化发展方向 | 第21-24页 |
3 罗山县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及原因 | 第24-44页 |
3.1 罗山县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情况 | 第24页 |
3.2 罗山县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 | 第24-40页 |
3.2.1 农机化综合水平情况 | 第24-27页 |
3.2.2 农机购置补贴落实情况 | 第27-29页 |
3.2.3 农机化科技成果情况 | 第29-33页 |
3.2.4 农机培训工作情况 | 第33-37页 |
3.2.5 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情况 | 第37-38页 |
3.2.6 农机安全生产情况 | 第38-39页 |
3.2.7 农机化信息宣传工作情况 | 第39-40页 |
3.3 罗山县农业机械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第40-41页 |
3.2.1 农机装备结构不够合理 | 第40页 |
3.2.2 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滞后 | 第40页 |
3.2.3 农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不完善 | 第40-41页 |
3.4 罗山县农业机械化发展产生问题的原因 | 第41-44页 |
3.4.1 劳动力因素 | 第41-42页 |
3.4.2 土地因素 | 第42页 |
3.4.3 组织制度因素 | 第42-44页 |
4 促进罗山县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对策 | 第44-50页 |
4.1 借鉴东部地区农业机械化发展经验 | 第44页 |
4.1.1 东部地区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优势 | 第44页 |
4.1.2 东部地区农业机械化发展经验 | 第44页 |
4.2 罗山县农业机械化发展重点 | 第44-45页 |
4.2.1 优化农机装备结构 | 第44-45页 |
4.2.2 提高农机作业水平 | 第45页 |
4.2.3 深化农机专业合作 | 第45页 |
4.2.4 提升农机人员素质 | 第45页 |
4.3 罗山县农业机械化发展方法 | 第45-50页 |
4.3.1 抓政策落实,优化农机装备结构 | 第45-46页 |
4.3.2 抓推广示范,加快农机科技应用 | 第46-47页 |
4.3.3 抓监督管理,保障农机安全生产 | 第47页 |
4.3.4 抓技能培训,提高农机人员素质 | 第47-48页 |
4.3.5 抓典型带动,放大农机合作效应 | 第48页 |
4.3.6 抓组织协调,提高农机作业水平 | 第48-49页 |
4.3.7 抓法规宣传,营造农机发展氛围 | 第49-50页 |
5 结论及下一步的工作 | 第50-52页 |
5.1 结论 | 第50页 |
5.2 下一步的工作 | 第50-5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第52-54页 |
致谢 | 第54-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