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引言 | 第8-11页 |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 第8-9页 |
(二)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9-11页 |
一、社会企业概述 | 第11-20页 |
(一)社会企业的概念 | 第11-14页 |
1、社会企业的官方定义 | 第11-13页 |
2、社会企业的学界定义 | 第13-14页 |
(二)社会企业的特性 | 第14-17页 |
1、明确的社会目标 | 第15页 |
2、成功的商业运营 | 第15-16页 |
3、社会企业的创新性与革命性 | 第16页 |
4、社会企业的其他特性 | 第16-17页 |
(三)社会企业的类型 | 第17-20页 |
1、从组织动机导向角度去分类 | 第17页 |
2、从创新的角度去分类 | 第17页 |
3、从补贴的角度去分类 | 第17-18页 |
4、从不同国家的社会企业去分类 | 第18-19页 |
5、从社会企业服务的对象去分类 | 第19页 |
6、从社会企业的公益目标去分类 | 第19-20页 |
二、国外社会企业发展现状及其启示 | 第20-26页 |
(一)英国社会企业的发展现状及其启示 | 第20-22页 |
1、英国社会企业的法律形式 | 第20页 |
2、英国政府对社会企业发展的支持措施 | 第20-22页 |
3、英国社会企业发展对中国的启示 | 第22页 |
(二)美国社会企业的发展现状及其启示 | 第22-26页 |
1、美国的社会企业法律形式 | 第22-24页 |
2、美国政府对社会企业发展的支持措施 | 第24页 |
3、美国社会企业发展对中国的启示 | 第24-26页 |
三、我国社会企业的发展现状 | 第26-31页 |
(一)我国社会企业兴起的原因 | 第26-27页 |
1、社会转型时期国家与社会关系重构 | 第26页 |
2、非营利组织为适应经济市场环境的变革 | 第26-27页 |
3、公共服务的需求催生社会企业 | 第27页 |
(二)我国社会企业的发展模式 | 第27-29页 |
1、民办非企业单位 | 第27-28页 |
2、社会福利企业 | 第28页 |
3、社区服务中心 | 第28-29页 |
4、合作社 | 第29页 |
(三)我国社会企业发展面临的法律困境 | 第29-31页 |
1、社会企业法律地位合法性的问题 | 第30页 |
2、社会企业立法缺失的问题 | 第30-31页 |
3、社会企业监管制度缺失的问题 | 第31页 |
四、我国社会企业法律制度构建的思考 | 第31-39页 |
(一)推动社会企业立法 | 第31-37页 |
1、确立社会企业法律地位 | 第31-32页 |
2、确立社会企业认定制度 | 第32-34页 |
3、确立社会企业目的限制制度 | 第34-35页 |
4、确立社会企业税收制度 | 第35-36页 |
5、确立社会企业监管制度 | 第36-37页 |
(二)制定扶持社会企业的相关政策 | 第37-39页 |
1、成立主管部门,制定战略规划 | 第37页 |
2、提供优惠社会企业的税务政策,成立援助资金 | 第37页 |
3、培养社企业专业人才 | 第37-38页 |
4、开展社会企业的理论研究 | 第38页 |
5、建立鼓励、规范和引导社会企业发展的法律法规体系 | 第38-39页 |
结语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2页 |
致谢 | 第42-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