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土地法论文--农业土地法论文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法律制度研究

摘要第10-11页
Abstract第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16页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第12-14页
        (一) 选题背景第12-13页
        (二) 研究意义第13-14页
    二、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第14-16页
        (一) 研究内容第14-15页
        (二) 研究方法第15-16页
第二章 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制度概述第16-29页
    一、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的概念第16-17页
        (一) 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概念第16页
        (二) 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的概念第16-17页
    二、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的特殊性第17-19页
        (一) 农地抵押法律关系主体具有特殊性第17-18页
        (二) 农地抵押标的范围具有特殊性第18页
        (三) 抵押权设定规则的特殊性第18页
        (四) 抵押权实现规则的特殊性第18-19页
    三、我国法律关于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的历史沿革第19-21页
        (一) 《担保法》的规定及评析第19页
        (二) 《土地承包法》及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及评析第19-20页
        (三)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的规定及评析第20页
        (四) 《物权法》的规定及评析第20-21页
        (五) 现行政策的态度及评析第21页
    四、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的法理基础第21-29页
        (一) 用益物权的可处分性第21-22页
        (二) 允许转让的立法方式为将来抵押制度的设置留取了空问第22-23页
        (三) “三权分置”政策及评析第23-29页
第三章 比较法的考查第29-34页
    一、国外发达国家的农地抵押制度第29-32页
        (一) 日本的农地抵押制度第29-30页
        (二) 德国的农地抵押制度第30-31页
        (三) 美国的农地抵押制度第31-32页
    二、对我国的借鉴意义第32-34页
        (一) 建立完善的法律制度体系第32页
        (二) 构建农地金融体系第32-33页
        (三) 强有力的政府支持和引导第33-34页
第四章 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制度的重构第34-47页
    一、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的范围第34-37页
        (一) 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标的范围第34-36页
        (二) 抵押法律关系的主体资格限制第36-37页
    二、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的设定规则及限制第37-41页
        (一) 农地抵押权的生效模式第37-38页
        (二) 农地抵押担保的债务限制第38-39页
        (三) 农地抵押比例限制第39页
        (四) 农地抵押贷款用途限制第39-40页
        (五) 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期限限制第40页
        (六) 土地承包经营权消灭时农地抵押权的保护第40-41页
    三、农地抵押权的实现方式第41-44页
        (一) 协议折价方式第41-42页
        (二) 拍卖、变卖方式第42-43页
        (三) 强制管理方式第43页
        (四) 农地抵押权实现时的特殊限制第43-44页
    四、相关配套制度的构建和完善第44-47页
        (一) 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第44-45页
        (二) 建立市场化的土地价值评估机制第45页
        (三) 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第45-46页
        (四) 进一步落实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第46-47页
第五章 结语第47-48页
参考文献第48-51页
致谢第51-52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第52页

论文共5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电视节目模式的著作权保护研究
下一篇:人大主导立法的工作机制研究--以云南省人大立法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