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结构论文--金属结构论文--组合结构论文

侧板连接T形钢管混凝土框架结构地震响应分析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1 绪论第11-17页
    1.1 研究背景第11-12页
        1.1.1 钢管混凝土结构第11-12页
        1.1.2 异形钢管混凝土结构第12页
    1.2 国内外钢管混凝土研究现状第12-15页
        1.2.1 圆形钢管混凝土梁柱框架结构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3页
        1.2.2 方形钢管混凝土梁柱框架结构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页
        1.2.3 异形钢管混凝土梁柱框架结构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15页
    1.3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第15-16页
    1.4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第16-17页
2 多层钢管混凝土框架结构地震响应分析第17-37页
    2.1 概述第17-18页
    2.2 钢材与混凝土材料的本构关系第18-22页
        2.2.1 钢材的本构关系模型第18-21页
        2.2.2 混凝土的本构关系模型第21-22页
    2.3 有限元模型的选择第22-25页
        2.3.1 结构模型的选取第22-23页
        2.3.2 单元类型的选取第23-25页
    2.4 加载类型及约束条件第25-26页
    2.5 多层钢管混凝土框架结构地震响应分析第26-35页
        2.5.1 频率提取第26-28页
        2.5.2 模态分析第28-31页
        2.5.3 地震响应第31-32页
        2.5.4 模型验证第32-33页
        2.5.5 有限元结果分析第33-35页
    2.6 本章小结第35-37页
3 侧板连接T形单榀单跨钢管混凝土框架结构拟静力分析第37-53页
    3.1 引言第37页
    3.2 钢材与混凝土材料本构关系第37-38页
        3.2.1 钢材的本构关系模型第37页
        3.2.2 混凝土的本构关系模型第37-38页
    3.3 框架结构模型的建立第38-39页
        3.3.1 模型建立及单元类型的选择第38页
        3.3.2 模型简化第38-39页
        3.3.3 框架结构材料的选择第39页
    3.4 接触分析第39-40页
    3.5 加载类型及约束条件第40页
    3.6 有限元结果分析第40-43页
        3.6.1 钢结构受力特性分析第40-41页
        3.6.2 混凝土受力特性分析第41页
        3.6.3 加强侧板受力特性分析第41-42页
        3.6.4 应力流分布第42-43页
    3.7 抗震性能分析第43-46页
        3.7.1 滞回曲线分析第43-44页
        3.7.2 骨架曲线分析第44页
        3.7.3 刚度退化分析第44-45页
        3.7.4 强度退化分析第45-46页
    3.8 参数分析第46-52页
        3.8.1 轴压比第46-48页
        3.8.2 钢管壁厚第48-50页
        3.8.3 长细比第50-52页
    3.9 本章小结第52-53页
4 异形截面钢管混凝土框架结构地震响应分析第53-67页
    4.1 引言第53页
    4.2 单元类型选择第53页
    4.3 材料本构关系模型第53页
    4.4 加载类型及约束条件第53-54页
    4.5 动态问题的网格剖分第54页
    4.6 地震波第54-56页
        4.6.1 波的选择第54-55页
        4.6.2 波的输入第55-56页
    4.7 算例概况第56-57页
    4.8 模态分析第57-58页
    4.9 有限元分析第58-60页
        4.9.1 各层楼板在EI-Centro波作用下整个时间历程的受力分析第58-60页
    4.10 地震响应分析第60-66页
        4.10.1 三种地震波在加速度0.96g作用下结构顶层位移反应第60-61页
        4.10.2 三种地震波在加速度0.96g作用下结构各层位移反应第61-62页
        4.10.3 三种加速度在EI-Centro波作用下结构顶层位移反应第62页
        4.10.4 三种加速度在EI-Centro波作用下结构各层位移反应第62-63页
        4.10.5 三种地震波作用下的层间位移验算第63-65页
        4.10.6 EI-Centro波作用下的各层层间剪力计算与模拟值对比第65-66页
    4.11 本章小结第66-67页
5 结论及展望第67-69页
    5.1 本文主要结论第67页
    5.2 本课题研究展望第67-69页
参考文献第69-74页
附录第74-75页
致谢第75页

论文共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腐蚀砂岩蠕变试验及微观结构研究
下一篇:基于LCA的装配式住宅建筑环境影响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