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绪论 | 第9-17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11页 |
1.1.1 环境问题日益严重 | 第9-10页 |
1.1.2 装配式建筑蓬勃兴起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装配式建筑发展及其生命周期评价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1.2.1 装配式建筑发展现状 | 第11-13页 |
1.2.2 装配式建筑生命周期评价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4-16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1.3.2 技术路线 | 第15-16页 |
1.4 研究意义 | 第16页 |
1.5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2.生命周期评价理论简介 | 第17-20页 |
2.1 生命周期评价理论的起源与发展 | 第17页 |
2.2 生命周期评价的定义和技术框架 | 第17-18页 |
2.3 生命周期评价软件 | 第18-19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19-20页 |
3.基于LCA装配式住宅建筑评价模型的建立 | 第20-35页 |
3.1 生命周期评价目标与范围的确定 | 第20-21页 |
3.1.1 生命周期评价目标 | 第20页 |
3.1.2 生命周期评价范围 | 第20-21页 |
3.2 生命周期评价清单分析 | 第21-30页 |
3.2.1 前台数据收集 | 第21-23页 |
3.2.2 背景数据收集 | 第23-30页 |
3.3 装配式住宅建筑清单模型 | 第30-33页 |
3.3.1 装配式住宅建筑生命周期清单模型 | 第30页 |
3.3.2 材料生产阶段清单模型 | 第30-31页 |
3.3.3 施工阶段清单模型 | 第31-32页 |
3.3.4 运行维护阶段清单模型 | 第32页 |
3.3.5 拆除及废物处理阶段清单模型 | 第32-33页 |
3.4 装配式住宅建筑生命周期环境影响评价 | 第33-34页 |
3.4.1 分类 | 第33页 |
3.4.2 特征化 | 第33-34页 |
3.4.3 权重 | 第34页 |
3.5 装配式住宅建筑生命周期结果解释 | 第34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4.装配式住宅建筑生命周期影响评价工程实例分析 | 第35-49页 |
4.1 工程实例简介 | 第35页 |
4.2 装配式住宅建筑清单分析 | 第35-42页 |
4.2.1 材料生产阶段清单分析 | 第35-40页 |
4.2.2 装配式住宅建筑施工阶段清单分析 | 第40-41页 |
4.2.3 装配式住宅建筑运行阶段清单分析 | 第41页 |
4.2.4 装配式住宅建筑拆除及废物处理阶段清单分析 | 第41-42页 |
4.3 装配式住宅建筑环境影响评价 | 第42-48页 |
4.3.1 材料生产阶段生命周期评价 | 第42-44页 |
4.3.2 装配式住宅建筑施工阶段影响评价 | 第44-45页 |
4.3.3 装配式住宅建筑运行维护阶段生命周期影响评价 | 第45-46页 |
4.3.4 装配式住宅建筑拆除及废物处理阶段 | 第46-48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5.装配式与现浇式住宅建筑生命周期评价对比分析 | 第49-56页 |
5.1 材料生产阶段环境影响对比分析 | 第49-51页 |
5.2 施工阶段环境影响对比分析 | 第51-53页 |
5.3 运行维护阶段环境影响对比分析 | 第53页 |
5.4 拆除及废物处理阶段环境影响对比分析 | 第53-55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6.结论与展望 | 第56-58页 |
6.1 结论及创新点 | 第56页 |
6.2 展望 | 第56-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1页 |
附录:硕士研究生学习阶段发表论文和获奖情况 | 第61-62页 |
致谢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