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1 引言 | 第8-19页 |
·禽流感病毒的概述 | 第8页 |
·禽流感的流行状况及其危害 | 第8-11页 |
·流感病毒的病原学特性 | 第11页 |
·流感病毒的形态结构 | 第11页 |
·流感病毒的蛋白质 | 第11-14页 |
·核蛋白(NP) | 第11-12页 |
·基质蛋白(matrix protein,MA) | 第12页 |
·聚合酶(polymerase) | 第12-13页 |
·非结构蛋白(nonstructural protein,NS) | 第13页 |
·血凝素 | 第13-14页 |
·神经氨酸酶(NA) | 第14页 |
·禽流感病毒的理化特性 | 第14页 |
·禽流感病毒的实验宿主系统 | 第14页 |
·单克隆抗体的研究进展 | 第14-18页 |
·单克隆抗体技术的历史 | 第14-15页 |
·单克隆抗体制备的基本原理 | 第15-16页 |
·单克隆抗体制备的技术路线 | 第16-17页 |
·DNA 免疫制备单克隆抗体 | 第17-18页 |
·DNA 免疫的机制 | 第17页 |
·DNA 免疫的方法 | 第17-18页 |
·研究意义 | 第18-19页 |
2 实验一禽流感病毒基质蛋白 M1 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与鉴定 | 第19-32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19-28页 |
·材料 | 第19-20页 |
·H9 禽流感病毒和细胞株 | 第19页 |
·实验动物 | 第19页 |
·主要分子生物学试剂 | 第19页 |
·主要仪器设备 | 第19-20页 |
·方法 | 第20-28页 |
·主要试剂的配置 | 第20-23页 |
·蛋白电泳相关试剂 | 第20-22页 |
·ELISA 相关试剂 | 第22-23页 |
·LB 培养基 | 第23页 |
·LB 固体培养基 | 第23页 |
·氨苄青霉素贮存液(4mg/mL) | 第23页 |
·细菌冻存液 | 第23页 |
·抗原的制备 | 第23页 |
·ELISA 最佳抗原包被浓度的确定 | 第23-24页 |
·小鼠免疫 | 第24页 |
·细胞融合及筛选 | 第24-26页 |
·骨髓瘤细胞的制备 | 第24页 |
·免疫脾细胞的制备 | 第24-25页 |
·细胞融合 | 第25页 |
·抗体检测(间接 ELISA) | 第25页 |
·阳性杂交瘤细胞的克隆 | 第25-26页 |
·杂交瘤细胞的冻存与复苏 | 第26页 |
·腹水制备 | 第26-27页 |
·pCAGG-M1 重组质粒的构建 | 第27页 |
·pCAGG-M1 转染及 M1 蛋白的表达 | 第27页 |
·Western blot | 第27-28页 |
·SDS-PAGE 蛋白电泳及转膜 | 第27-28页 |
·免疫反应 | 第28页 |
·间接免疫荧光试验 | 第28页 |
·结果 | 第28-32页 |
·免疫小鼠的抗体水平 | 第28页 |
·抗原最佳包被浓度 | 第28-29页 |
·单克隆杂交瘤细胞株的建立 | 第29页 |
·单克隆抗体小鼠腹水效价测定 | 第29-30页 |
·pCAGG-M1 重组质粒的构建 | 第30页 |
·单克隆抗体免疫反应性测定 | 第30-32页 |
·单克隆抗体的western blot 反应性 | 第30-31页 |
·单克隆抗体的间接免疫荧光检测 | 第31-32页 |
·讨论 | 第32页 |
3 实验二 H9 亚型禽流感病毒核蛋白 NP 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与鉴定 | 第32-39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32-34页 |
·材料 | 第32页 |
·方法 | 第32-34页 |
·主要试剂的配置 | 第32-33页 |
·pCAGG-NP 重组质粒的构建 | 第33页 |
·pCAGG-NP 重组质粒的大量抽提 | 第33-34页 |
·小鼠免疫 | 第34页 |
·ELISA 最佳抗原包被浓度的确定(同实验一) | 第34页 |
·细胞融合及筛选(同实验一) | 第34页 |
·抗体检测(同实验一) | 第34页 |
·阳性杂交瘤细胞的克隆(同实验一) | 第34页 |
·杂交瘤细胞的冻存与复苏(同实验一) | 第34页 |
·腹水制备(同实验一) | 第34页 |
·pCAGG-NP 转染及 NP 蛋白的表达(同实验一) | 第34页 |
·Western blot(同实验一) | 第34页 |
·间接免疫荧光法(同实验一) | 第34页 |
·结果 | 第34-38页 |
·pCAGG-NP 重组质粒的构建 | 第34-35页 |
·免疫小鼠的抗体水平 | 第35-36页 |
·单克隆杂交瘤细胞株的建立 | 第36页 |
·单克隆抗体小鼠腹水效价测定 | 第36页 |
·单克隆抗体免疫反应性测定 | 第36-38页 |
·单克隆抗体的western blot 反应性 | 第36-37页 |
·单克隆抗体的间接免疫荧光检测 | 第37-38页 |
·讨论 | 第38-39页 |
4 结论 | 第39-40页 |
致谢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4页 |
作者简介 | 第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