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气泡主动流控制弹丸飞行特性研究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17页 |
1.1 微机电系统概述 | 第12-13页 |
1.2 基于MEMS微型致动器 | 第13-14页 |
1.3 MEMS在军事领域应用 | 第14-15页 |
1.4 论文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15-17页 |
第2章 微致动器制作及仿真分析 | 第17-29页 |
2.1 微气泡致动器工作原理 | 第17页 |
2.2 微气泡致动器制作原理 | 第17-21页 |
2.2.1 微气泡制作材料选择 | 第17-18页 |
2.2.2 微气泡结构尺寸设计 | 第18-19页 |
2.2.3 微气泡制作工艺流程 | 第19-20页 |
2.2.4 校验微气泡方法 | 第20-21页 |
2.3 微气泡薄膜变形理论分析 | 第21-24页 |
2.3.1 不同膜厚变形位移-压力关系 | 第21-22页 |
2.3.2 不同膜宽变形位移-压力关系 | 第22-23页 |
2.3.3 不同膜长变形位移-压力关系 | 第23-24页 |
2.4 微气泡薄膜变形静力仿真分析 | 第24-28页 |
2.4.1 微气泡静力模型 | 第24页 |
2.4.2 微气泡静力仿真条件 | 第24-25页 |
2.4.3 微气泡静力分析 | 第25-28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3章 弹丸绕流流场数值仿真分析 | 第29-51页 |
3.1 坐标系及坐标系转换 | 第29-34页 |
3.1.1 坐标系 | 第29-31页 |
3.1.2 各坐标系间的转换关系 | 第31-34页 |
3.2 致动弹丸所受力及力矩 | 第34-38页 |
3.2.1 弹丸空气动力 | 第34-35页 |
3.2.2 弹丸空气动力矩 | 第35-37页 |
3.2.3 弹丸刚体弹道方程组 | 第37页 |
3.2.4 弹丸空气动力获得方法 | 第37-38页 |
3.3 流体力学理论与仿真平台 | 第38-41页 |
3.3.1 流体力学仿真平台简介 | 第38页 |
3.3.2 附面层控制技术 | 第38-39页 |
3.3.3 流体力学基本方程组 | 第39-41页 |
3.4 微气泡弹丸气动模型 | 第41-45页 |
3.4.1 微气泡弹丸构建原理 | 第41-43页 |
3.4.2 微气泡弹丸三维实体模型 | 第43-44页 |
3.4.3 仿真模型网格划分 | 第44-45页 |
3.4.4 基于Fluent流场分析计算条件 | 第45页 |
3.5 数值仿真分析条件 | 第45-46页 |
3.6 微气泡弹丸附近流场仿真 | 第46-50页 |
3.6.1 超音速云图对比 | 第46-47页 |
3.6.2 跨音速云图对比 | 第47-49页 |
3.6.3 亚音速云图对比 | 第49-50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第4章 微气泡弹丸气动特性分析 | 第51-73页 |
4.1 微气泡对弹丸阻力特性影响 | 第51-58页 |
4.1.1 不同气泡宽度对弹丸阻力系数影响 | 第51-53页 |
4.1.2 不同气泡高度对弹丸阻力系数影响 | 第53-55页 |
4.1.3 不同气泡数量对弹丸阻力系数影响 | 第55-57页 |
4.1.4 固定致动弹丸阻力系数影响 | 第57-58页 |
4.2 微气泡对弹丸升力特性影响 | 第58-65页 |
4.2.1 不同气泡宽度对弹丸升力系数影响 | 第58-60页 |
4.2.2 不同气泡高度对弹丸升力系数影响 | 第60-62页 |
4.2.3 不同气泡数量对弹丸升力系数影响 | 第62-64页 |
4.2.4 固定致动弹丸升力系数影响 | 第64-65页 |
4.3 微气泡对弹丸偏航特性影响 | 第65-72页 |
4.3.1 不同气泡宽度对弹丸偏航力矩系数影响 | 第65-67页 |
4.3.2 不同气泡高度对弹丸偏航力矩系数影响 | 第67-69页 |
4.3.3 不同气泡数量对弹丸偏航力矩系数影响 | 第69-71页 |
4.3.4 固定致动弹丸偏航力矩系数影响 | 第71-72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72-73页 |
第5章 微气泡控制弹丸动力学仿真 | 第73-87页 |
5.1 Adams动力学方程 | 第73-76页 |
5.1.1 Adams平台简述 | 第73页 |
5.1.2 坐标系选择 | 第73-74页 |
5.1.3 运动学方程 | 第74-76页 |
5.2 弹丸动力学仿真设置 | 第76页 |
5.2.1 受力数据处理 | 第76页 |
5.2.2 弹丸动力学模型 | 第76页 |
5.3 致动弹丸动力学仿真分析 | 第76-85页 |
5.3.1 旋转致动弹丸动力学仿真分析 | 第77-80页 |
5.3.2 尾翼致动弹丸动力学仿真分析 | 第80-83页 |
5.3.3 控制微气泡不同时间致动影响 | 第83-85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85-87页 |
结论 | 第87-89页 |
参考文献 | 第89-9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获得的科研成果 | 第93-94页 |
致谢 | 第94-9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