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8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第11-16页 |
1.1.1 抗生素概述 | 第11-12页 |
1.1.2 喹诺酮类抗生素的使用 | 第12页 |
1.1.3 FQs的耐药机制 | 第12-14页 |
1.1.4 喹诺酮抗生素的环境风险 | 第14-15页 |
1.1.5 环丙沙星的使用 | 第15页 |
1.1.6 环丙沙星废水特性 | 第15-16页 |
1.2 生物脱氮除磷机理 | 第16-20页 |
1.2.1 生物脱氮原理 | 第16-18页 |
1.2.2 生物法除磷的原理 | 第18-19页 |
1.2.3 反硝化除磷机理 | 第19-20页 |
1.3 污水处理生物脱氮除磷工艺的应用与发展 | 第20-23页 |
1.3.1 A~2O工艺 | 第20-21页 |
1.3.2 Bardenpho脱氮除磷工艺 | 第21页 |
1.3.3 UCT脱氮除磷工艺及其改良工艺 | 第21-22页 |
1.3.4 BCFS工艺 | 第22页 |
1.3.5 DEPHANOX工艺 | 第22-23页 |
1.4 生物脱氮除磷影响因素 | 第23-26页 |
1.4.1 碳源种类的影响 | 第23-24页 |
1.4.2 碳源浓度的影响 | 第24页 |
1.4.3 曝气强度的影响 | 第24-25页 |
1.4.4 pH的影响 | 第25-26页 |
1.4.5 温度的影响 | 第26页 |
1.5 课题研究的意义及内容 | 第26-28页 |
1.5.1 研究意义 | 第27页 |
1.5.2 研究内容 | 第27-28页 |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28-36页 |
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第28-29页 |
2.1.1 实验材料 | 第28页 |
2.1.2 实验仪器 | 第28-29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29-36页 |
2.2.1 接种污泥与实验用水 | 第29页 |
2.2.2 短期和长期实验 | 第29-30页 |
2.2.3 分析测定方法 | 第30-34页 |
2.2.4 生物信息学数据分析 | 第34-36页 |
第3章 环丙沙星对污水中生物脱氮除磷影响研究 | 第36-48页 |
3.1 环丙沙星对污水中生物脱氮除磷的短期影响 | 第36-38页 |
3.1.1 环丙沙星对污水中脱氮除磷效率的短期影响 | 第36-38页 |
3.2 环丙沙星对污水中脱氮除磷的长期影响 | 第38-41页 |
3.2.1 环丙沙星对污水中脱氮除磷效率的影响 | 第38-39页 |
3.2.2 环丙沙星对污水中脱氮除磷典型周期的影响 | 第39-41页 |
3.3 环丙沙星对污水中脱氮除磷影响机理研究 | 第41-46页 |
3.3.1 环丙沙星对污泥生存能力和沉降性能的影响 | 第41-43页 |
3.3.2 环丙沙星对典型周期中中间代谢产物的影响 | 第43-45页 |
3.3.3 环丙沙星对脱氮除磷关键功能酶的影响 | 第45-46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6-48页 |
第4章 环丙沙星对污泥系统中微生物群落影响 | 第48-52页 |
4.1 环丙沙星对微生物总量的影响 | 第48-49页 |
4.2 环丙沙星对除磷微生物影响 | 第49页 |
4.3 环丙沙星对脱氮微生物影响 | 第49-51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52-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9页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59-60页 |
致谢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