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赡养行为调查研究
|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1 绪论 | 第9-17页 |
| 1.1 选题背景 | 第9-11页 |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1页 |
| 1.2.1 研究目的 | 第11页 |
| 1.2.2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 1.3 文献综述 | 第11-14页 |
| 1.3.1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 1.3.2 国外相关研究 | 第13-14页 |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4-17页 |
| 1.4.1 研究具体内容与思路 | 第14-15页 |
| 1.4.2 核心概念界定 | 第15页 |
| 1.4.3 理论基础 | 第15-16页 |
| 1.4.4 研究方法 | 第16页 |
| 1.4.5 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16-17页 |
| 2 研究设计与数据收集 | 第17-26页 |
| 2.1 概念模型与研究假设 | 第17-21页 |
| 2.1.1 赡养行为概念模型 | 第17-18页 |
| 2.1.2 赡养行为影响因素的概念模型 | 第18-20页 |
| 2.1.3 研究假设 | 第20-21页 |
| 2.2 预调研与样本特征 | 第21-25页 |
| 2.2.1 预调研 | 第21页 |
| 2.2.2 样本量的确定与数据收集 | 第21-22页 |
| 2.2.3 样本基本特征统计 | 第22-25页 |
| 2.3 量表的效度与信度分析 | 第25-26页 |
| 3 农村赡养行为现状分析 | 第26-36页 |
| 3.1 赡养行为客观性分析 | 第26-32页 |
| 3.1.1 经济支持赡养行为 | 第26-28页 |
| 3.1.2 生活照料赡养行为 | 第28-30页 |
| 3.1.3 精神慰藉赡养行为 | 第30-32页 |
| 3.2 赡养行为主观性分析 | 第32-36页 |
| 3.2.1 访谈内容 | 第32页 |
| 3.2.2 访谈对象 | 第32页 |
| 3.2.3 个案分析 | 第32-36页 |
| 4 农村赡养行为影响因素分析 | 第36-44页 |
| 4.1 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方法与思路 | 第36页 |
| 4.2 模型选择 | 第36-37页 |
| 4.3 变量设定 | 第37-39页 |
| 4.4 相关性检验 | 第39页 |
| 4.5 实证分析 | 第39-44页 |
| 4.5.1 模型检验 | 第41页 |
| 4.5.2 结果分析 | 第41-44页 |
| 5 结论与建议 | 第44-47页 |
| 5.1 结论 | 第44-45页 |
| 5.2 建议 | 第45-47页 |
| 参考文献 | 第47-50页 |
| 附录 | 第50-55页 |
| 后记 | 第55-56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