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劳动法论文

我国农民工劳动权益保护法律问题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前言第11-13页
第一章 我国农民工劳动权益保护的基本问题第13-37页
    第一节 农民工的概念及农民工群体特征第13-21页
        一、农民工权益保护密切相关的概念第13-16页
        二、农民工概念第16页
        三、农民工群体特征第16-20页
        四、农民工在我国社会中的定位第20-21页
    第二节 农民工劳动权益内涵及表现形式第21-35页
        一、农民工权益保护的相关学说第21-27页
        二、农民工劳动权益的内涵分析第27-29页
        三、农民工劳动权益的表现形式第29-34页
        四、农民工权益保护的主体第34-35页
    第三节 农民工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第35-37页
第二章 我国农民工劳动权益保护现状第37-44页
    第一节 我国法律对农民工劳动权益保护的相关规定第37-40页
        一、《宪法》对农民工劳动权益保护的规定第37页
        二、其他法律法规对农民工劳动权益保护的规定第37-40页
    第二节 我国农民工劳动权益受损的主要表现第40-44页
        一、限制农民工平等就业的权利第40-41页
        二、侵犯农民工劳动报酬权第41-42页
        三、农民工休息休假权无法保证第42页
        四、基本社会保险缺失第42-43页
        五、劳动安全卫生条件差第43-44页
第三章 我国农民工劳动权益法律保护存在的问题第44-50页
    第一节 农民工劳动权益保护立法不足第44-46页
        一、城乡二元户籍制度限制了农民工的权益第44页
        二、法律法规缺失且层次较低第44-45页
        三、《劳动合同法》在劳动合同规定上存在漏洞第45-46页
    第二节 工会维护农民工权益的困境第46-47页
        一、工会的行政化色彩浓厚第46页
        二、基层工会组织形同虚设第46-47页
    第三节 农民工劳动权益保障执法不力第47-48页
        一、劳动执法监察部门机构设置不健全第47页
        二、执法队伍建设相对滞后第47-48页
    第四节 农民工劳动权益司法救济存在欠缺第48-50页
        一、劳动仲裁前置程序造成司法救济成本过高第48页
        二、举证责任分配不合理第48-49页
        三、对农民工司法援助力度不足第49-50页
第四章 完善农民工劳动权益法律保护的对策第50-57页
    第一节 完善现有涉及农民工劳动权益保护的法律体系第50-52页
        一、制定新的《户口登记法》,建立全国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第50页
        二、制定专门的《农民工权益保护法》第50-51页
        三、修改和完善现有的《劳动合同法》第51-52页
        四、完善《刑法》关于强迫职工劳动罪的规定第52页
    第二节 发挥工会组织维护农民工劳动权益的作用第52-53页
        一、减少工会的行政色彩第52页
        二、将工会建设为维护农民工劳动权益的核心组织第52-53页
    第三节 强化劳动行政部门的执法监察第53-55页
        一、完善劳动监察部门现有的机构设置第53页
        二、提高执法主体素质,加强执法队伍建设第53-54页
        三、建立科学合理的执法分工机制第54页
        四、构建事前、事中、事后全程监督体系第54-55页
    第四节 从司法层面完善对农民工的权利救济第55-57页
        一、废除劳动仲裁前置程序,实行或裁或审第55页
        二、完善民事诉讼当事人制度第55-56页
        三、实行举证责任倒置第56页
        四、设立专门的劳动法庭第56-57页
        五、加强对农民工司法援助的力度第57页
结论第57-59页
参考文献第59-61页
致谢第61-62页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62页

论文共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Poker Face”恰恰舞对小学生执行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下一篇:大学生志愿者成就动机、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