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国家行政管理论文--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论文--人事管理论文

唐山市农业科研事业单位人才流失影响因素分析和对策研究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1章 绪论第12-18页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第12页
        1.1.1 研究背景第12页
        1.1.2 研究意义第12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4页
        1.2.1 国外研究状况第12-13页
        1.2.2 国内研究状况第13-14页
    1.3 研究思路、目的和方法第14-18页
        1.3.1 研究思路第14-16页
        1.3.2 研究方法第16-17页
        1.3.3 研究目的第17-18页
第2章 人才流失的理论基础与农业科研事业单位中的人才流失第18-29页
    2.1 人才流失的理论基础第18-25页
        2.1.1 卡兹的组织寿命学说第18-19页
        2.1.2 勒温的场论第19页
        2.1.3 库克曲线第19-20页
        2.1.4 目标一致理论第20-21页
        2.1.5 March和Simon模型第21-22页
        2.1.6 Price模型第22页
        2.1.7 Price-Mueller(2000)模型第22-23页
        2.1.8 Mobley模型第23-24页
        2.1.9 扩展的Mobley模型第24-25页
    2.2 人才流失的影响因素第25-26页
        2.2.1 个人因素第25页
        2.2.2 组织因素第25-26页
        2.2.3 环境因素第26页
    2.3 农业科研事业单位与人才流失第26-29页
        2.3.1 农业科研事业单位的概念第26-27页
        2.3.2 农业科研事业单位的分类第27页
        2.3.3 人才流失第27-29页
第3章 唐山市农业科研事业单位中存在的问题和人才流失状况第29-32页
    3.1 唐山市农业科研事业单位中存在的问题第29-30页
        3.1.1 个人方面第29页
        3.1.2 组织方面第29页
        3.1.3 环境方面第29-30页
    3.2 唐山市农业科研事业单位中人才流失状况第30-32页
        3.2.1 高层次人才流失第30页
        3.2.2 中级农业研究人才流失第30-31页
        3.2.3 管理人才流失第31-32页
第4章 唐山市农业科研事业单位人才流失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第32-40页
    4.1 问卷设计与数据收集第32页
    4.2 问卷数据分析第32-36页
        4.2.1 描述性分析第32-33页
        4.2.2 效度和信度分析第33-35页
        4.2.3 相关性分析第35-36页
    4.3 研究结果讨论第36-40页
        4.3.1 个人因子第36-37页
        4.3.2 组织因子第37-38页
        4.3.3 环境因子第38-40页
第5章 唐山市农业事业单位人才流失的相关对策第40-48页
    5.1 个人方面的对策第40-43页
        5.1.1 尊重人才第40-41页
        5.1.2 完善人才培养机制第41-42页
        5.1.3 促进个人价值实现第42-43页
    5.2 组织方面的对策第43-45页
        5.2.1 引入竞争和激励机制第43-44页
        5.2.2 完善约束和保障机制第44页
        5.2.3 建立人才梯队机制第44-45页
    5.3 环境方面的对策第45-48页
        5.3.1 创造和谐小环境第45-46页
        5.3.2 把握发展大环境第46-48页
结论第48-50页
致谢第50-51页
参考文献第51-55页
附录第55页

论文共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发挥离退休干部作用研究--以资中县为例
下一篇:改革开放初期陈云党风廉政建设思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