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秦岭阳山金矿床元素地球化学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0-14页 |
1.1 选题依据 | 第10-11页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第11-12页 |
1.3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1.4 工作量 | 第13-14页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 第14-20页 |
2.1 区域构造 | 第14-15页 |
2.2 岩浆岩 | 第15-16页 |
2.3 区域地层 | 第16-18页 |
2.3.1 碧口群 | 第16页 |
2.3.2 泥盆系 | 第16-17页 |
2.3.3 其他地层 | 第17-18页 |
2.4 区域地球化学特征 | 第18-20页 |
第三章 矿床地质特征 | 第20-40页 |
3.1 赋矿地层 | 第20-23页 |
3.2 矿区构造 | 第23-26页 |
3.2.1 断裂 | 第24-25页 |
3.2.2 褶皱构造 | 第25-26页 |
3.3 矿区岩浆岩 | 第26-27页 |
3.4 矿体特征 | 第27-30页 |
3.5 矿石地质特征 | 第30-31页 |
3.5.1 矿石结构构造 | 第31页 |
3.5.2 矿石矿物组合及其含金性 | 第31页 |
3.6 黄铁矿特征 | 第31-34页 |
3.7 围岩蚀变 | 第34-36页 |
3.8 成矿阶段 | 第36-40页 |
第四章 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第40-86页 |
4.1 测试方法 | 第40-43页 |
4.1.1 全岩样品的常量、微量稀土元素分析 | 第40-41页 |
4.1.2 黄铁矿粉末微量稀土元素分析 | 第41-42页 |
4.1.3 黄铁矿原位IA-ICP-MS分析 | 第42-43页 |
4.2 全岩常微量元素 | 第43-62页 |
4.2.1 常量元素地球化学 | 第43-50页 |
4.2.2 稀土元素 | 第50-57页 |
4.2.3 微量元素地球化学 | 第57-62页 |
4.3 黄铁矿粉末成分研究 | 第62-74页 |
4.3.1 黄铁矿稀土元素分析 | 第63-69页 |
4.3.2 黄铁矿微量元素分析 | 第69-74页 |
4.4 黄铁矿原位LA-ICP-MS分析 | 第74-86页 |
4.4.1 LA-ICP-MS成分特征 | 第74-82页 |
4.4.2 黄铁矿的成因 | 第82-83页 |
4.4.3 地质意义 | 第83-86页 |
第五章 讨论 | 第86-88页 |
5.1 成矿物质来源 | 第86页 |
5.2 矿床成因类型 | 第86-87页 |
5.3 成矿过程 | 第87-88页 |
第六章 主要结论 | 第88-90页 |
致谢 | 第90-92页 |
参考文献 | 第92-98页 |
个人简历 | 第98-10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