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 第4-5页 |
中文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英文缩略词 | 第12-13页 |
文献综述 | 第13-18页 |
1 脑中风 | 第13页 |
2 巨噬细胞和小胶质细胞 | 第13-14页 |
2.1 分型 | 第14页 |
3 小胶质细胞/巨噬细胞与脑中风的关系 | 第14-15页 |
4 外泌体 | 第15-17页 |
4.1 外泌体的来源及分布 | 第15页 |
4.2 Exosomes的成分 | 第15-16页 |
4.3 Exosomes的功能 | 第16-17页 |
5 总结 | 第17-18页 |
课题设计思路 | 第18-43页 |
第一部分 小胶质细胞的极化及其表型的鉴定 | 第19-26页 |
1 材料和方法 | 第19-24页 |
1.1 实验对象 | 第19页 |
1.2 试剂 | 第19页 |
1.3 其他主要试剂的配制 | 第19-20页 |
1.4 主要仪器 | 第20页 |
1.5 实验方法 | 第20-24页 |
2 结果 | 第24-26页 |
2.1 LPS极化BV2为M1型,IL-4 极化BV2为M2型的基因水平检测 | 第24-25页 |
2.2 LPS极化BV2为M1型,IL-4 极化BV2为M2型的蛋白水平检测 | 第25-26页 |
第二部分 小胶质细胞的促血管生成作用的检测 | 第26-33页 |
1 材料和方法 | 第26-29页 |
1.1 实验对象 | 第26页 |
1.2 主要试剂 | 第26页 |
1.3 其他主要试剂的配制 | 第26页 |
1.4 主要仪器 | 第26页 |
1.5 实验方法 | 第26-29页 |
2 实验结果 | 第29-33页 |
2.1 小胶质细胞BV2与HUVEC进行 3D共培养后血管样结构数量的检测 | 第29-30页 |
2.2 小胶质细胞BV2分别与HUVEC进行 3D共培养上清中内皮素ET1的检测 | 第30页 |
2.3 鸡胚绒毛尿囊膜血管新生实验 | 第30-31页 |
2.4 筛查M2型BV2促进血管生成作用的因素 | 第31-33页 |
第三部分 BV2通过释放exosomes发挥促血管生成的作用 | 第33-41页 |
1 材料和方法 | 第33-38页 |
1.1 实验对象 | 第33页 |
1.2 主要试剂 | 第33-34页 |
1.3 其他主要试剂的配制: | 第34-35页 |
1.4 主要仪器 | 第35页 |
1.5 实验方法 | 第35-38页 |
2 实验结果 | 第38-41页 |
2.1 小胶质细胞BV2上清中exosomes的分离及浓度测定 | 第38-39页 |
2.2 小胶质细胞分泌exosomes透射电镜鉴定 | 第39页 |
2.3 小胶质细胞分泌exosomes的Western blotting鉴定 | 第39-40页 |
2.4 Exosomes与内皮细胞HUVEC共培养后促血管生成作用的检测 | 第40-41页 |
第四部分 Exosomes发挥促血管生成作用的机制 | 第41-43页 |
1 材料和方法 | 第41页 |
1.1 实验对象 | 第41页 |
1.2 主要试剂 | 第41页 |
1.3 实验方法 | 第41页 |
2 实验结果 | 第41-43页 |
讨论 | 第43-45页 |
结论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52页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52-54页 |
致谢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