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饲料作物、牧草论文--多年生豆科牧草论文

柱花草杂交群体构建、性状分析及遗传图谱引物筛选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1 前言第11-23页
    1.1 柱花草概述第11页
    1.2 柱花草育种研究第11-13页
        1.2.1 柱花草常规育种研究第11-12页
        1.2.2 柱花草育种新技术的研究第12-13页
    1.3 柱花草开花习性的研究第13-14页
        1.3.1 柱花草开花动态研究第13页
        1.3.2 柱花草传粉研究第13-14页
        1.3.3 柱花草显性细胞核雄性不育新种质的发现第14页
    1.4 遗传多样性研究第14-16页
        1.4.1 遗传多样性概念第14-15页
        1.4.2 遗传多样性研究方法第15-16页
            1.4.2.1 形态学标记第15页
            1.4.2.2 细胞学标记第15-16页
            1.4.2.3 生化标记第16页
            1.4.2.4 分子标记第16页
    1.5 遗传多样性研究中常用的分子标记第16-18页
        1.5.1 以Southern分子杂交技术为基础的分子标记第16-17页
        1.5.2 基于PCR技术为核心的分子标记第17-18页
        1.5.3 以DNA芯片技术为基础的分子标记第18页
    1.6 分子标记在柱花草遗传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第18-20页
    1.7 柱花草遗传连锁图谱构建的研究进展第20页
    1.8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第20-22页
    1.9 本研究技术路线第22-23页
2 材料与方法第23-35页
    2.1 试验材料第23-24页
        2.1.1 供试柱花草材料及试验地概况第23-24页
        2.1.2 试验设计第24页
    2.2 主要试剂及仪器第24-26页
        2.2.1 试验常用试剂第24页
        2.2.2 试验所用仪器第24-25页
        2.2.3 ISSR引物和SRAP引物第25-26页
    2.3 试验方法第26-35页
        2.3.1 杂交群体构建第26-28页
            2.3.1.1 父母本杂交授粉第26页
            2.3.1.2 柱花草收种、育苗第26页
            2.3.1.3 F1代真假杂种验证第26-28页
            2.3.1.4 F2群体构建第28页
        2.3.2 形态学、农艺学和营养成分含量的测定第28-33页
            2.3.2.1 形态学性状描述第28页
            2.3.2.2 农艺学性状测定第28-29页
            2.3.2.3 营养成分含量测定第29-33页
        2.3.3 遗传多样性分析中ISSR标记的引物筛选第33-34页
            2.3.3.1 ISSR分子标记反应扩增体系第33页
            2.3.3.2 ISSR分子标记反应扩增程序第33-34页
            2.3.3.3 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ISSR-PCR扩增产物第34页
        2.3.4 遗传多样性分析中SRAP标记的引物筛选第34-35页
3 结果与分析第35-51页
    3.1 杂交群体构建第35-37页
        3.1.1 父母本杂交授粉第35页
        3.1.2 F1代真假杂种鉴定第35-37页
            3.1.2.1 基因组DNA提取结果第35页
            3.1.2.2 真假杂种的SRAP分子标记鉴定第35-36页
            3.1.2.3 F2代群体构建第36-37页
    3.2 杂交群体表型遗传多样性评价第37-47页
        3.2.1 杂交群体形态学性状统计分析第37-38页
            3.2.1.1 花色及茎的生长习性的统计分析第37-38页
            3.2.1.2 花期的统计分析第38页
        3.2.2 杂交群体农艺学性状统计分析第38-44页
            3.2.2.1 杂交群体农艺学性状评价第38-41页
            3.2.2.2 F2群体农艺性状的相关性分析第41-42页
            3.2.2.3 F2群体农艺性状的回归分析第42页
            3.2.2.4 F2群体农艺性状的通径分析第42-43页
            3.2.2.5 F2群体农艺性状的主成分分析第43-44页
        3.2.3 杂交群体营养成分含量统计分析第44-47页
            3.2.3.1 杂交群体营养成分含量评价第44-46页
            3.2.3.2 F2群体营养成分含量的相关性分析第46-47页
    3.3 杂交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中ISSR和SRAP引物筛选第47-51页
        3.3.1 ISSR引物筛选第47-48页
        3.3.2 SRAP引物筛选第48-51页
4 讨论第51-56页
    4.1 杂交授粉的分析第51页
    4.2 真假杂种鉴定的分析第51-52页
    4.3 杂交群体的形态学和农艺学性状分析第52-53页
    4.4 杂交群体的营养成分含量分析第53-54页
    4.5 遗传连锁图谱构建分子标记的选择第54-56页
5 结论第56-57页
参考文献第57-63页
附录第63-65页
致谢第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光谱技术在苹果检测中的应用
下一篇:两株禾谷镰刀菌拮抗真菌的次级代谢产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