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共产党论文--党史论文--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1949年~)论文

周恩来社会管理思想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引言第9-15页
    (一)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第9-10页
        1. 选题背景第9页
        2. 研究意义第9-10页
    (二) 文献综述第10-13页
        1. 国内研究现状第10-12页
        2. 国外研究现状第12-13页
    (三) 相关概念阐释第13-14页
        1. 社会管理的内涵第13页
        2. 社会治理的内涵第13页
        3. “社会治理”与“社会管理”的关系第13-14页
    (四) 创新之处第14-15页
一、周恩来社会管理思想的理论渊源和社会历史条件第15-20页
    (一) 周恩来社会管理思想的理论渊源第15-17页
        1. 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管理思想第15-16页
        2. 列宁的社会管理思想第16页
        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管理思想第16-17页
    (二) 周恩来社会管理思想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第17-20页
        1. 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的确立第18页
        2. 恢复国民经济和开始社会主义改造第18-19页
        3. 开启城市领导农村的社会主义建设第19-20页
二、周恩来社会管理思想的形成与发展第20-29页
    (一) 周恩来社会管理思想的初步萌芽(1924-1949)第20-22页
        1. 领导创建人民军队第20页
        2. 领导革命统一战线工作第20-21页
        3. 奠定隐蔽战线工作基础第21-22页
    (二) 周恩来社会管理思想的基本形成(1949-1956)第22-24页
        1. 赈灾扶困,恢复人民生产生活第22页
        2. 打击投机行为,稳定金融秩序第22-23页
        3. 扫除旧社会垃圾,净化社会环境第23页
        4. 在国家制度安排上要正确处理民主与专政的关系第23-24页
    (三) 周恩来社会管理思想的全面形成(1956-1966)第24-27页
        1. 发展经济,满足人民群众的生活需要第24-25页
        2. 以科学技术现代化推进社会主义建设第25页
        3. 反对官僚主义,强化政府监督第25-26页
        4. 在国家关系中坚持正确的义利观第26-27页
    (四) 周恩来社会管理思想的艰难前行(1966-1976)第27-29页
        1. “十年动乱”中尽力维持党和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第27页
        2. 尽力保护国家干部和国家人才的安全第27-29页
三、周恩来社会管理思想的基本内容和特征第29-36页
    (一) 周恩来社会管理思想的基本内容第29-31页
        1. 坚持党的领导地位第29-30页
        2. 突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第30页
        3. 强调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第30-31页
        4. 提出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构想第31页
        5. 维护社会治安是政府责任所在第31页
    (二) 周恩来社会管理思想的基本特征第31-36页
        1. 人民性第32页
        2. 科学性第32-33页
        3. 时代性第33页
        4. 务实性第33-34页
        5. 全局性第34-36页
四、周恩来社会管理思想的历史地位和现实启示第36-42页
    (一) 周恩来社会管理思想的历史地位第36-38页
        1. 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社会管理思想第36-37页
        2. 为我国社会治理现代化做出了开创性贡献第37-38页
    (二) 周恩来社会管理思想的现实启示第38-42页
        1. 坚持以人为本的社会发展理念第38-39页
        2. 正确处理政府和社会的关系第39-40页
        3. 加强社会治理能力建设第40-42页
结语第42-43页
参考文献第43-45页
致谢第45页

论文共4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H市纪检监察机关内部监督体制改革研究
下一篇:社区治理视角下城市小区业主维权的参与困境及出路--以J市L小区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