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符经》文献考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绪论 | 第9-19页 |
(一) 选题缘由和意义 | 第9页 |
(二) 《阴符经》研究述评 | 第9-14页 |
1. 《阴符经》的整理与刊行 | 第10-11页 |
2. 《阴符经》撰者考辨 | 第11-12页 |
3. 《阴符经》的哲学思想与影响 | 第12-14页 |
(三) 文献依据 | 第14-17页 |
1. 史志目录 | 第14-15页 |
2. 公藏目录 | 第15页 |
3. 私家目录 | 第15-17页 |
4. 谱录、文集与专著 | 第17页 |
(四) 研究对象与基本内容 | 第17-19页 |
一、《阴符经》知见传本校补 | 第19-26页 |
叙例 | 第19-20页 |
《陰符經》經白文校勘 | 第20-22页 |
知见《阴符经》传本异同 | 第22-26页 |
二、《阴符经》知见注本标注 | 第26-48页 |
叙例 | 第26-27页 |
《阴符经》知见注本标注 | 第27-47页 |
(一) 汇编之属 | 第27-30页 |
(二) 唐五代成书注本 | 第30-38页 |
附:成书时间不详注本 | 第38-39页 |
(三) 宋辽金元成书注本 | 第39-43页 |
(四) 明清成书注本 | 第43-47页 |
官私目录著录《阴符经》注本略例 | 第47-48页 |
三、唐人《阴符经》注本条辨 | 第48-54页 |
(一) 李筌注《阴符经》考 | 第48-51页 |
(二) 题太公等《集注阴符经》考 | 第51-52页 |
(三) 张果注《阴符经》考 | 第52-54页 |
四、古籍著录《阴符经》述略 | 第54-60页 |
(一) 征引 | 第54-55页 |
(二) 注本 | 第55-56页 |
(三) 评述 | 第56-57页 |
小结 | 第57-60页 |
五、《阴符经》研究断想 | 第60-65页 |
(一) 目录类古籍对《阴符经》书名之著录 | 第60-61页 |
(二) 《阴符经》若干问题断想 | 第61-62页 |
1. 《阴符经》的成书时间与撰者 | 第61-62页 |
2. 《阴符经》与道家、兵家思想的关系 | 第62页 |
3. 褚遂良大字本《阴符经》真伪 | 第62页 |
(三) 近代以来《阴符经》研究 | 第62-65页 |
1. 刻本 | 第62页 |
2. 影(石)印本 | 第62-63页 |
3. 排印本 | 第63-65页 |
附一:欧阳询手写本《黄帝阴符经》全文 | 第65-66页 |
附二:褚遂良小字本《黄帝阴符经》全文 | 第66-67页 |
附三:褚遂良大字本《阴符经》全文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0页 |
后记 | 第70-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