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论文

基于二氨基马来腈的不对称席夫碱配合物的合成和表征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一章 绪论第9-22页
    1.1 席夫碱配体第9页
    1.2 不对称席夫碱第9-20页
        1.2.1 不对称席夫碱的反应机理第9-10页
        1.2.2 不对称席夫碱的合成方法第10-14页
        1.2.3 不对称席夫碱的谱学性质第14-17页
        1.2.4 不对称席夫碱的研究进展第17-20页
    1.3 本论文的设计合成研究基础和本课题创新点第20-22页
        1.3.1 本课题选题依据第20-21页
        1.3.2 本课题研究的创新点第21-22页
第二章 实验部分第22-29页
    2.1 前言第22-23页
    2.2 实验试剂及仪器第23-25页
        2.2.1 实验试剂第23页
        2.2.2 实验仪器第23-25页
    2.3 [吡啶-2-甲醛缩二氨基马来腈](L1)配体及配合物的合成第25-26页
    2.4 [5-氯水杨醛缩二氨基马来腈](L2)配体的合成第26-27页
    2.5 L3[吡啶-2-甲醛缩二氨基马来腈缩4-(二乙氨基)水杨醛]配体及配合物的合成第27-29页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第29-48页
    3.1 配体L1及其配合物的性质表征第29-40页
        3.1.1 配合物的晶体结构第29页
        3.1.2 配合物的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第29-30页
        3.1.3 配合物的电化学性质第30-32页
        3.1.4 钴六配位的Co-L配合物第32-40页
        3.1.5 小结第40页
    3.2 配体L2的性质表征第40-42页
        3.2.1 配体L2的红外光谱第40-41页
        3.2.2 配体L2的核磁氢谱第41-42页
        3.2.3 小结第42页
    3.3 配体L3及其配合物的性质表征第42-48页
        3.3.1 配合物的红外光谱第42-44页
        3.3.2 配合物的吸收光谱及荧光性质研究第44-47页
        3.3.3 小结第47-48页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第48-50页
    4.1 结论第48页
    4.2 展望第48-50页
参考文献第50-56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研究成果清单第56-57页
致谢第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金属型DNA杂交指示剂的合成及传感应用
下一篇:钯催化的脱硫Heck反应及共轭加成反应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