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国家行政管理论文

互联网环境下地方政府信息公开问题研究--以鹤壁市为例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一、绪论第10-16页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第10-11页
        1、选题背景第10-11页
        2、选题的意义第11页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1-13页
        1、国外研究综述第11-12页
        2、国内研究综述第12-13页
    (三)理论工具及研究方法第13-14页
        1、理论工具第13-14页
        2、研究方法第14页
    (四)相关概念界定第14-15页
        1、政府信息第14-15页
        2、政府信息公开第15页
        3、互联网环境第15页
    (五)研究思路及创新点第15-16页
        1、研究思路第15-16页
        2、创新点第16页
二、互联网环境下的政府信息公开概述第16-21页
    (一)互联网环境下政府信息公开的新特点第16-17页
        1、传统的政府信息的传播方式已经改变第16页
        2、信息公开的主体和受众地位更加趋于平等第16-17页
        3、政府和公众实现信息的交流互动第17页
    (二)互联网时代政府信息公开的必要性第17-18页
        1、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保障公民知情权第17页
        2、提升政府公信力第17页
        3、网络舆情危机要求政府及时公开信息第17-18页
    (三)互联网环境下政府信息公开所面临的新挑战第18-19页
        1、受众群体的要求难以满足第18页
        2、应急管理能力需要加强第18-19页
        3、政府部门的权威性受到挑战第19页
    (四)互联网环境下我国政府对信息公开工作的新要求第19-21页
三、互联网环境下鹤壁市政府信息公开现状分析第21-28页
    (一)鹤壁市政府信息公开的组织体系与制度建设第21-22页
        1、组织体系建设情况第21页
        2、规章制度建设情况第21-22页
    (二)鹤壁市政府信息公开的渠道、方式及内容第22-25页
        1、公开的渠道和方式第22-25页
        2、政府信息公开的内容第25页
    (三)鹤壁市政府信息公开取得的成效第25-28页
        1、信息公开数量和质量明显提高第25-26页
        2、信息公开方式更加灵活多样第26-27页
        3、能够聚焦社会关注,做好解读回应第27-28页
四、互联网环境下鹤壁市政府信息公开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第28-33页
    (一)鹤壁市政府信息公开存在的问题第28-30页
        1、政府信息公开的内容不够全面第28页
        2、信息公开平台建设还不够规范第28-29页
        3、各部门信息公开程度参差不齐第29-30页
        4、政府信息公开内容与公众关注信息不对等第30页
    (二)鹤壁市政府信息公开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第30-33页
        1、政府信息公开评估标准和监督考核体系不健全第30-31页
        2、部分部门管理体制的影响第31页
        3、回应群众需求的思想意识偏低第31页
        4、人力和资金保障不足第31-32页
        5、互联网环境对信息公开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第32-33页
五、改进地方政府在互联网环境下信息公开的对策建议第33-42页
    (一)树立适应互联网环境的政府信息公开理念第33-35页
        1、树立积极主动公开信息的理念第33页
        2、增强服务于民的理念第33-34页
        3、树立敢于担当的理念第34-35页
    (二)完善适应互联网环境的政府信息公开制度体系第35-36页
        1、国家层面要推进相关法律建设第35页
        2、地方政府应完善政府信息公开相关的实施细则第35页
        3、规范细化政府信息公开的范围第35-36页
    (三)全方位完善政府信息公开机制第36-38页
        1、完善信息主动发布机制第36-37页
        2、鼓励公众参与和强化互动机制第37页
        3、完善政策解读机制第37页
        4、建立完善舆情监测、收集、处理和回应机制第37-38页
        5、提高信息公开的数量和质量第38页
    (四)加强多元化的政府信息公开平台的建设第38-40页
        1、加强政府部门门户网站建设第38-39页
        2、广泛利用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平台第39页
        3、加快开发移动互联网程序第39-40页
    (五)改善政府信息公开保障措施第40-42页
        1、加强组织体系建设第40页
        2、加强相关业务能力培训第40-41页
        3、加强监督和考核第41-42页
六、结论与展望第42-43页
参考文献第43-46页
个人简历第46-47页
致谢第47页

论文共4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安阳市紧急信息报送系统研究
下一篇:基于胜任力模型下的公务员队伍能力提升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