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3页 |
1.1 选题背景 | 第12-15页 |
1.1.1 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 第12-14页 |
1.1.2 新型城镇化的要求 | 第14-15页 |
1.2 研究的意义 | 第15-17页 |
1.2.1 理论意义 | 第15-16页 |
1.2.2 现实意义 | 第16-17页 |
1.3 文献综述 | 第17-20页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7-19页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9-20页 |
1.3.3 国内外研究综合评述 | 第20页 |
1.4 研究方法、思路和内容 | 第20-22页 |
1.4.1 研究方法 | 第20-21页 |
1.4.2 研究思路和内容 | 第21-22页 |
1.5 课题的创新 | 第22-23页 |
第2章 相关概念和基础理论 | 第23-33页 |
2.1 相关概念 | 第23-27页 |
2.1.1 城镇化的概念 | 第23页 |
2.1.2 新型城镇化的概念 | 第23-24页 |
2.1.3 小城镇的概念 | 第24-25页 |
2.1.4 农村小城镇的概念 | 第25-26页 |
2.1.5 农村小城镇建设的概念 | 第26-27页 |
2.2 小城镇建设的有关理论 | 第27-33页 |
2.2.1 城乡一体化理论 | 第27-28页 |
2.2.2 区域经济理论 | 第28-30页 |
2.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30-31页 |
2.2.4 城镇化理论中的小城镇论 | 第31-33页 |
第3章 国内外小城镇建设经验借鉴 | 第33-42页 |
3.1 国外小城镇建设经验和启示 | 第33-38页 |
3.1.1 欧美发达国家小城镇建设及经验借鉴 | 第33-36页 |
3.1.2 亚洲发达国家小城镇发展情况及经验借鉴 | 第36-37页 |
3.1.3 拉美发展中国家小城镇建设的教训 | 第37-38页 |
3.2 国内小城镇建设模式和启示 | 第38-42页 |
3.2.1 江苏小城镇建设模式 | 第38-39页 |
3.2.2 京津小城镇建设模式 | 第39-41页 |
3.2.3 成都市双流小城镇建设模式 | 第41-42页 |
第4章 唐山市及七树庄镇农村小城镇建设现状分析 | 第42-52页 |
4.1 唐山市七树庄镇农村小城镇发展概况 | 第42-46页 |
4.1.1 唐山市及七树庄镇城镇化概况 | 第42-43页 |
4.1.2 城镇化水平 | 第43-44页 |
4.1.3 产业发展 | 第44-45页 |
4.1.4 基础设施建设 | 第45页 |
4.1.5 小城镇住宅小区建设 | 第45-46页 |
4.1.6 农民半工半农就业现状 | 第46页 |
4.2 唐山市及七树庄镇农村小城镇建设存在的问题 | 第46-49页 |
4.2.1 小城镇建设规模偏小,规划不合理 | 第46-47页 |
4.2.2 产业发展动力不足,多元发展的格局尚未建立 | 第47页 |
4.2.3 农村小城镇土地增值收益分配不合理 | 第47-48页 |
4.2.4 农村小城镇获得的投入少,资金运作能力低 | 第48-49页 |
4.3 唐山市及七树庄镇农村小城镇建设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 第49-52页 |
4.3.1 经济水平低是制约小城镇建设水平的根本原因 | 第49页 |
4.3.2 规划布局滞后是制约农村小城镇建设的内在原因 | 第49-50页 |
4.3.3 政策因素是制约农村小城镇建设的重要原因 | 第50页 |
4.3.4 高素质人才短缺制约农村小城镇建设的发展 | 第50-52页 |
第5章 唐山市及七树庄镇农村小城镇建设的对策建议 | 第52-70页 |
5.1 科学合理规划唐山市及七树庄镇农村小城镇建设发展模式 | 第52-56页 |
5.1.1 科学规划唐山市农村小城镇建设 | 第52-53页 |
5.1.2 唐山市城镇规划空间布局及七树庄镇的农村小城镇规划 | 第53-54页 |
5.1.3 农村小城镇住房建设 | 第54-56页 |
5.2 加强农村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 | 第56-57页 |
5.3 唐山市及七树庄镇农村小城镇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对策建议 | 第57-62页 |
5.3.1 教育方面 | 第57-58页 |
5.3.2 医疗卫生方面 | 第58-59页 |
5.3.3 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方面 | 第59-60页 |
5.3.4 社会保障 | 第60-61页 |
5.3.5 公共就业 | 第61-62页 |
5.4 加强支柱产业发展,农村小城镇建设与产业发展紧密结合 | 第62-66页 |
5.4.1 打好农村小城镇的农业基础地位 | 第63-64页 |
5.4.2 做好根植性主导产业 | 第64页 |
5.4.3 高新技术引入农村小城镇 | 第64-65页 |
5.4.4 发展农村小城镇现代服务业 | 第65-66页 |
5.5 深化体制改革,促进唐山市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村小城镇持续健康发展 | 第66-70页 |
5.5.1 依照中央的土地政策,做好土地流转和建设用地的开发利用 | 第66-67页 |
5.5.2 改革农村小城镇城乡户籍制度 | 第67-68页 |
5.5.3 建立有效的财政政策和投资体制 | 第68-69页 |
5.5.4 积极进行农村小城镇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 | 第69-70页 |
结论 | 第70-71页 |
致谢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