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5页 |
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11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及评述 | 第12-14页 |
一、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二、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 第13页 |
三、文献评述 | 第13-14页 |
第三节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及可能的创新和不足 | 第14-15页 |
一、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14页 |
二、可能的创新和不足 | 第14-15页 |
第二章 跨境人民币业务的发展现状 | 第15-18页 |
第一节 跨境人民币业务的发展历程 | 第15-16页 |
第二节 跨境人民币业务量的发展状况 | 第16-18页 |
第三章 中国(广东)自贸区开展跨境人民币创新业务的优势及挑战 | 第18-30页 |
第一节 中国(广东)自贸区开展跨境人民币创新业务的优势 | 第18-26页 |
一、经济优势 | 第18-23页 |
二、毗邻港澳的优势 | 第23-24页 |
三、良好的投资环境 | 第24-26页 |
四、较高的开放程度 | 第26页 |
五、创新的金融政策 | 第26页 |
第二节 中国(广东)自贸区跨境人民币创新业务的挑战 | 第26-30页 |
一、制度体系的差异带来的挑战 | 第26-27页 |
二、承担试错的压力 | 第27页 |
三、增加了打击非法套利与反洗钱的压力 | 第27页 |
四、各种风险带来的挑战 | 第27-28页 |
五、金融中心和专业人才缺乏以及银行管理水平低 | 第28-29页 |
六、区内和区外贷款难以分辨 | 第29页 |
七、人民币在国际市场上接受程度不高 | 第29-30页 |
第四章 中国(广东)自贸区跨境人民币创新业务的实践 | 第30-40页 |
第一节 试水跨境人民币双向融资业务 | 第30-31页 |
一、跨境人民币双向融资业务解析 | 第30-31页 |
二、跨境人民币双向融资可能面临的风险 | 第31页 |
第二节 试水跨境双向人民币资金池业务 | 第31-33页 |
一、跨境双向人民币资金池业务解析 | 第31-33页 |
二、跨境双向人民币资金池可能面临的风险 | 第33页 |
第三节 个人经常项下和直接投资项下跨境人民币业务 | 第33-34页 |
一、个人经常项下和直接投资项下跨境人民币业务解析 | 第33-34页 |
二、个人经常项下和直接投资项下跨境人民币可能面临的问题 | 第34页 |
第四节 区内企业境外发行人民币债券募集资金回流 | 第34-37页 |
一、区内企业境外发行人民币债券募集资金回流业务解析 | 第34页 |
二、区内企业境外发行人民币债券募集资金回流可能面临的问题25第五节 区内企业的境外母公司熊猫债募集资金境内使用 | 第34-36页 |
一、区内企业的境外母公司熊猫债募集资金境内使用业务解析 | 第36页 |
二、境外熊猫债发行可能面临的问题 | 第36-37页 |
第六节 跨境电子商务人民币结算业务 | 第37-40页 |
一、跨境电子商务人民币结算业务解析 | 第37-38页 |
二、跨境电子商务人民币结算业务可能面临的问题 | 第38-40页 |
第五章 中国(广东)自贸区推进跨境人民币业务创新的影响 | 第40-43页 |
第一节 对国家层面的影响 | 第40-41页 |
一、促进利率市场化,深化汇率体制改革 | 第40页 |
二、加快资本项目可兑换进程,推动人民币国际化 | 第40-41页 |
第二节 对广东自贸区的影响 | 第41页 |
一、促进区内与周边国家的金融合作 | 第41页 |
二、促进广东与港澳金融合作 | 第41页 |
第三节 对金融机构、企业和个人的影响 | 第41-43页 |
一、对金融机构的影响 | 第41-42页 |
二、对企业和个人的影响 | 第42-43页 |
第六章 中国(广东)自贸区跨境人民币创新业务发展对策 | 第43-49页 |
第一节 打造良好的跨境人民币业务运营环境 | 第43-46页 |
一、建立信息共享机制,消除制度差异带来的挑战 | 第43页 |
二、建立动态型政策预防机制,降低承担试错的压力 | 第43页 |
三、建设信用体系,降低非法套利和洗钱活动的发生 | 第43-44页 |
四、积极采用风险防范措施,预防各种风险的发生 | 第44-45页 |
五、建立金融中心,加强人才储备建设 | 第45页 |
六、构建区内区外贷款识别体系 | 第45页 |
七、完善跨境人民币业务的相关法律法规 | 第45-46页 |
第二节 提升产品的竞争力,构建一站式服务渠道 | 第46-47页 |
一、提升企业产品的竞争力,获得货币计价权 | 第46页 |
二、提升商业银行产品的竞争力,提高人民币接受度 | 第46页 |
三、提升人民币债券吸引力,构建健全的评级机构 | 第46-47页 |
第三节 紧抓机遇,推动跨境人民币创新业务发展 | 第47-49页 |
一、紧跟“一带一路”步伐,深化对外交流合作 | 第47页 |
二、紧抓人民币加入SDR的机遇,推动跨境人民币业务发展 | 第47页 |
三、建立CIPS系统,创造安全的商业运营环境 | 第47-48页 |
四、借鉴“沪港通”的经验,发展创新个人跨境人民币业务 | 第48页 |
五、运用电商平台,促进跨境电商人民币结算业务的发展 | 第48-49页 |
第七章 结论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2页 |
致谢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