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文献综述 | 第11-19页 |
1.1 生物矿化 | 第11页 |
1.2 软体动物贝壳基质蛋白 | 第11-14页 |
1.2.1 珍珠层特有基质蛋白 | 第11-13页 |
1.2.2 棱柱层特有基质蛋白 | 第13-14页 |
1.2.3 珍珠层和棱柱层共有基质蛋白 | 第14页 |
1.3 胶原蛋白 | 第14-17页 |
1.3.1 纤维胶原 | 第15-16页 |
1.3.2 FACITs | 第16页 |
1.3.3 网状胶原蛋白 | 第16-17页 |
1.3.4 跨膜胶原蛋白 | 第17页 |
1.3.5 血管内皮抑制素前体胶原蛋白 | 第17页 |
1.3.6 其他胶原蛋白 | 第17页 |
1.4 参与矿化的胶原蛋白 | 第17-18页 |
1.5 COLⅥ基因的研究意义 | 第18-19页 |
2 马氏珠母贝COLⅥ基因的克隆和生物学信息分析 | 第19-39页 |
2.1 材料与方法 | 第19-26页 |
2.1.1 实验材料 | 第19-21页 |
2.1.1.1 实验动物 | 第19页 |
2.1.1.2 实验试剂 | 第19页 |
2.1.1.3 实验仪器 | 第19-20页 |
2.1.1.4 引物 | 第20-21页 |
2.1.2 实验方法 | 第21-26页 |
2.1.2.1 总RNA的提取 | 第21页 |
2.1.2.2 cDNA第一链的合成 | 第21-22页 |
2.1.2.3 基因片段的克隆 | 第22-24页 |
2.1.2.4 基因的非编码区克隆(RACE) | 第24-26页 |
2.1.2.5 5’调控区的克隆 | 第26页 |
2.2 实验结果 | 第26-37页 |
2.2.1 目标基因的筛选 | 第26页 |
2.2.2 马氏珠母贝COLⅥ基因的克隆 | 第26-33页 |
2.2.2.1 PmCOLⅥA3基因的克隆 | 第26-27页 |
2.2.2.2 PmCOLⅥA4基因的克隆 | 第27-28页 |
2.2.2.3 PmCOLⅥA5基因的克隆 | 第28-29页 |
2.2.2.4 PmCOLⅥA6基因的克隆 | 第29-30页 |
2.2.2.5 PmCOLⅥA6-1 的基因结构和 5’调控区克隆 | 第30-33页 |
2.2.3 马氏珠母贝COLⅥs的生物学信息分析 | 第33-37页 |
2.2.3.1 PmCOLⅥA3的氨基酸序列特征 | 第33页 |
2.2.3.2 PmCOLⅥA4的氨基酸序列特征 | 第33页 |
2.2.3.3 PmCOLⅥA5的氨基酸序列特征 | 第33-34页 |
2.2.3.4 PmCOLⅥ6A的氨基酸序列特征 | 第34页 |
2.2.3.5 马氏珠母贝COLⅥ蛋白的结构域分析 | 第34-35页 |
2.2.3.6 马氏珠母贝COLⅥ蛋白的空间结构预测 | 第35-36页 |
2.2.3.7 马氏珠母贝COLⅥ的多序列比对 | 第36-37页 |
2.3 讨论 | 第37-39页 |
3 COLⅥ在马氏珠母贝不同组织的表达模式和精细定位 | 第39-49页 |
3.1 材料与方法 | 第39-43页 |
3.1.1 实验材料 | 第39-41页 |
3.1.1.1 实验动物 | 第39页 |
3.1.1.2 实验试剂 | 第39页 |
3.1.1.3 实验仪器 | 第39-40页 |
3.1.1.4 引物 | 第40-41页 |
3.1.2 实验方法 | 第41-43页 |
3.1.2.1 荧光定量PCR实验 | 第41页 |
3.1.2.2 原位杂交实验 | 第41-43页 |
3.2 实验结果 | 第43-47页 |
3.2.1 COLⅥ在马氏珠母贝中的表达模式 | 第43-44页 |
3.2.2 COLⅥ在马氏珠母贝外套膜的定位 | 第44-47页 |
3.3 讨论 | 第47-49页 |
4 马氏珠母贝COLⅥ的功能研究 | 第49-58页 |
4.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49-51页 |
4.1.1 实验材料 | 第49-50页 |
4.1.1.1 实验动物 | 第49页 |
4.1.1.2 实验试剂 | 第49页 |
4.1.1.3 实验仪器 | 第49页 |
4.1.1.4 引物 | 第49-50页 |
4.1.2 实验方法 | 第50-51页 |
4.1.2.1 双链RNAi探针的制备 | 第50-51页 |
4.1.2.2 RNAi探针的注射 | 第51页 |
4.1.2.3 RNAi实验效果的检测 | 第51页 |
4.2 实验结果 | 第51-56页 |
4.2.1 RNAi探针的制备 | 第51-52页 |
4.2.2 荧光定量PCR检测RNAi探针的沉默效果 | 第52-53页 |
4.2.3 COLⅥ基因沉默后的贝壳超微结构的变化 | 第53-56页 |
4.3 讨论 | 第56-58页 |
5 PmCOLⅥA4重组蛋白的表达 | 第58-67页 |
5.1 材料与方法 | 第58-60页 |
5.1.1 实验材料 | 第58页 |
5.1.1.1 实验试剂 | 第58页 |
5.1.1.2 实验仪器 | 第58页 |
5.1.2 实验方法 | 第58-60页 |
5.1.2.1 pET30- PmCOLⅥA4重组载体的构建 | 第58-60页 |
5.1.2.2 PmCOLⅥA4重组蛋白的诱导表达 | 第60页 |
5.1.2.3 PmCOLⅥA4重组蛋白的纯化 | 第60页 |
5.2 实验结果 | 第60-65页 |
5.2.1 pET30a- PmCOLⅥA4-1 重组质粒的构建 | 第60-61页 |
5.2.2 PmCOLⅥA4-1 蛋白的诱导表达 | 第61-62页 |
5.2.3 PmCOLⅥA4-1 蛋白的扩大培养 | 第62页 |
5.2.4 PmCOLⅥA4-1 蛋白的纯化 | 第62-64页 |
5.2.5 Western blotting检测 | 第64-65页 |
5.3 讨论 | 第65-67页 |
6 结论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80页 |
附录 | 第80-106页 |
致谢 | 第106-107页 |
作者简介 | 第107-108页 |
导师简介 | 第10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