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8-10页 |
Abstract | 第10-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0页 |
1.1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13-14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8页 |
1.2.1 节水分区研究进展 | 第14-16页 |
1.2.2 膜下滴灌的研究进展 | 第16-17页 |
1.2.3 不同灌溉方式的研究进展 | 第17-18页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18-20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1.3.2 技术路线 | 第19-20页 |
第二章 辽宁省节水灌溉分区 | 第20-34页 |
2.1 辽宁省节水灌溉分区的背景 | 第20页 |
2.2 辽宁省节水灌溉分区的原则 | 第20-21页 |
2.3 辽宁省节水灌溉分区指标 | 第21-26页 |
2.4 辽宁省节水灌溉分区方法 | 第26-31页 |
2.4.1 因子分析 | 第26-29页 |
2.4.2 聚类分析 | 第29-31页 |
2.5 节水灌溉分区划分结果 | 第31-32页 |
2.5.1 分区结果 | 第31页 |
2.5.2 分区讨论 | 第31-32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32-34页 |
第三章 各节水分区不同灌溉方式适宜性试验研究 | 第34-62页 |
3.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第34-36页 |
3.1.1 试验基地概况 | 第34-35页 |
3.1.2 试验材料与试验设计 | 第35页 |
3.1.3 测定项目及方法 | 第35-36页 |
3.2 Ⅰ区不同节水灌溉方式适宜性分析 | 第36-42页 |
3.2.1 Ⅰ区不同节水灌溉方式对玉米植株生长的影响 | 第36-38页 |
3.2.2 Ⅰ区不同节水灌溉方式对玉米品质的影响 | 第38-40页 |
3.2.3 Ⅰ区不同节水灌溉方式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 第40-41页 |
3.2.4 Ⅰ区不同节水灌溉方式下玉米产量和品质的主成分分析 | 第41-42页 |
3.3 Ⅱ区不同节水灌溉方式适宜性分析 | 第42-48页 |
3.3.1 Ⅱ区不同节水灌溉方式对玉米植株生长的影响 | 第42-44页 |
3.3.2 Ⅱ区不同节水灌溉方式对玉米品质的影响 | 第44-46页 |
3.3.3 Ⅱ区不同节水灌溉方式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 第46-47页 |
3.3.4 Ⅱ区不同节水灌溉方式下玉米产量和品质的主成分分析 | 第47-48页 |
3.4 Ⅲ区不同节水灌溉方式适宜性分析 | 第48-54页 |
3.4.1 Ⅲ区不同节水灌溉方式对玉米植株生长的影响 | 第48-50页 |
3.4.2 Ⅲ区不同节水灌溉方式对玉米品质的影响 | 第50-52页 |
3.4.3 Ⅲ区不同节水灌溉模式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 第52-53页 |
3.4.4 Ⅲ区不同节水灌溉方式下玉米产量和品质的主成分分析 | 第53-54页 |
3.5 Ⅴ区不同节水灌溉方式适宜性分析 | 第54-60页 |
3.5.1 Ⅴ区不同节水灌溉模式对玉米植株生长的影响 | 第54-56页 |
3.5.2 Ⅴ区不同节水灌溉方式对玉米品质的影响 | 第56-58页 |
3.5.3 Ⅴ区不同节水灌溉方式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 第58-59页 |
3.5.4 Ⅴ区不同节水灌溉方式下玉米产量和品质的主成分分析 | 第59-60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60-62页 |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2-64页 |
4.1 结论 | 第62-63页 |
4.2 展望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