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4-5页 |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31页 |
1.1 引言 | 第11-12页 |
1.2 质谱在生物样品上的应用 | 第12-17页 |
1.2.1 概述 | 第12-13页 |
1.2.2 电喷雾质谱对生物样品分析研究进展 | 第13-15页 |
1.2.3 基质辅助解吸电离质谱对生物样品分析研究进展 | 第15-17页 |
1.3 氮芥类药物 | 第17-23页 |
1.3.1 概述 | 第17-18页 |
1.3.2 氮芥类药物与DNA相互作用 | 第18-23页 |
1.3.2.1 同位素示踪法和~(32)P-后标记法在DNA加成物分析中的应用 | 第20-21页 |
1.3.2.2 免疫测定法在DNA加成物分析中的应用 | 第21-22页 |
1.3.2.3 质谱法在DNA加成物分析中的应用 | 第22-23页 |
1.3.3 氮芥类药物与蛋白质相互作用 | 第23页 |
1.4 氮芥类药物相关临床分析研究总结 | 第23-24页 |
1.5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参考文献 | 第25-31页 |
第二章 NL-101稳定性实验研究 | 第31-44页 |
2.1 引言 | 第31-32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32-33页 |
2.2.1 实验试剂 | 第32页 |
2.2.2 实验仪器 | 第32-33页 |
2.2.3 孵化实验 | 第33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33-41页 |
2.3.1 质子化的NL-101及其水解产物的分析 | 第33-38页 |
2.3.1.1 正负离子模式的选择 | 第34-35页 |
2.3.1.2 正离子模式下质子化的NL-101及其水解产物的分析 | 第35-36页 |
2.3.1.3 多级质谱对水解产物的研究 | 第36-38页 |
2.3.2 对NL-101水解产物的识别研究 | 第38-40页 |
2.3.2.1 孵化时间的选择 | 第38页 |
2.3.2.2 孵化时间对NL-101水解实验的研究 | 第38-39页 |
2.3.2.3 环境酸碱度的选择 | 第39页 |
2.3.2.4 环境酸碱度对NL-101水解实验的研究 | 第39-40页 |
2.3.3 环境对NL-101水解产物的识别研究 | 第40-41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4页 |
第三章 NL-101与氨基酸相互作用及其作用位点分析 | 第44-63页 |
3.1 引言 | 第44-46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46-47页 |
3.2.1 实验试剂 | 第46页 |
3.2.2 实验仪器 | 第46-47页 |
3.2.3 孵化实验 | 第47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47-60页 |
3.3.1 NL-101与氨基酸(非极性支链)进行识别 | 第47-53页 |
3.3.2 NL-101与氨基酸(含硫支链)进行识别 | 第53-55页 |
3.3.3 NL-101与氨基酸(碱性支链)进行识别 | 第55-58页 |
3.3.4 NL-101与氨基酸(酸性支链)进行识别 | 第58-60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3页 |
第四章 NL-101与多肽相互作用及其作用位点分析 | 第63-74页 |
4.1 引言 | 第63-65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65-66页 |
4.2.1 实验试剂 | 第65页 |
4.2.2 实验仪器 | 第65-66页 |
4.2.3 孵化实验 | 第66页 |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66-71页 |
4.3.1 NL-101与肌肽、鹅肌肽进行识别 | 第66-68页 |
4.3.2 NL-101与谷胱甘肽进行识别 | 第68-69页 |
4.3.3 NL-101与三胜肽进行识别 | 第69-71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4页 |
全文总结与展望 | 第74-75页 |
附录 | 第75-77页 |
个人简历 | 第77-7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