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景可视化辅助泊车系统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2页 |
致谢 | 第12-1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19页 |
·课题研究背景 | 第13-14页 |
·辅助泊车系统的发展 | 第14-15页 |
·全景可视化辅助泊车系统的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7页 |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17-19页 |
第二章 逆投影变换与鸟瞰视图的获取 | 第19-30页 |
·重要坐标系 | 第19-22页 |
·世界坐标系 | 第20-21页 |
·图像坐标系 | 第21-22页 |
·计算图像坐标系 | 第22页 |
·坐标系转换 | 第22-24页 |
·逆投影变换 | 第22-23页 |
·坐标映射与转换 | 第23-24页 |
·图像插值 | 第24-27页 |
·最近邻域插值 | 第24页 |
·双线性插值 | 第24-25页 |
·双三次插值 | 第25-26页 |
·图像插值算法性能分析比较 | 第26-27页 |
·逆投影变换算法流程 | 第27-28页 |
·逆投影变换流程 | 第27-28页 |
·逆投影变换参数 | 第28页 |
·逆投影变换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28-29页 |
·逆投影变换查找表 | 第29页 |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三章 低照度图像增强算法设计 | 第30-44页 |
·图像增强介绍 | 第30-33页 |
·概述 | 第30页 |
·图像增强的分类 | 第30页 |
·图像增强的一般方法 | 第30-33页 |
·图像增强的评价标准 | 第33-34页 |
·图像均值 | 第34页 |
·图像均方差 | 第34页 |
·图像方差 | 第34页 |
·图像信息熵 | 第34页 |
·直方图均衡化算法 | 第34-39页 |
·传统直方图均衡化算法 | 第35-37页 |
·直方图动态均衡化算法 | 第37-38页 |
·分段直方图均衡化算法 | 第38-39页 |
·改进的低照度图像增强算法设计 | 第39-41页 |
·局部对比度增强技术 | 第39-40页 |
·改进的低照度图像增强算法设计 | 第40-41页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41-43页 |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四章 全景视图拼接方案设计 | 第44-55页 |
·全景视图分析 | 第44-45页 |
·图像拼接概述 | 第45页 |
·全景图像中的坐标系 | 第45-50页 |
·全景地面坐标系 | 第46页 |
·侧向图像坐标系 | 第46-48页 |
·正向图像坐标系 | 第48-50页 |
·图像拼接步骤 | 第50页 |
·全景图像的拼接 | 第50-51页 |
·全景图像拼接映射表 | 第51-52页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52-54页 |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五章 全景可视化辅助泊车系统设计 | 第55-62页 |
·全景可视化辅助泊车系统 | 第55-56页 |
·系统软件流程 | 第56-57页 |
·系统硬件设计 | 第57-59页 |
·系统硬件组成 | 第57-58页 |
·系统硬件处理流程 | 第58-59页 |
·全景可视化辅助泊车系统实验结果 | 第59-61页 |
·正常光照环境下实验结果 | 第59-60页 |
·低照度环境下实验结果 | 第60-61页 |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2-64页 |
·本文工作总结 | 第62-63页 |
·下一步工作展望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7页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与参与项目 | 第67-68页 |